[發明專利]用于防治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和宮頸癌的微小RNA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70087.4 | 申請日: | 2013-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6099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燕云;徐叢劍;林琳;黃泓;蔡青青;張宏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 |
| 主分類號: | C12N15/113 | 分類號: | C12N15/113;A61K48/00;A61P35/00;A61P31/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吳桂琴 |
| 地址: | 200011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防治 乳頭 病毒感染 宮頸癌 微小 rna | ||
本發明屬于生物醫學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微小RNA,尤其是一種用于預防和治療人乳頭瘤毒感染以及人宮頸癌的微小RNA。經實驗證實,本發明中的微小RNA可以直接靶向細胞內的人乳頭瘤病毒E6基因,下調其表達,并最終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誘導腫瘤細胞的凋亡。進一步,所述的微小RNA可制備預防和治療人乳頭瘤毒的感染以及由該病毒所引起的宮頸癌的藥物。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醫學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用于預防和治療人乳頭瘤毒感染以及人宮頸癌的微小RNA。
背景技術:
宮頸癌是全球范圍內最常見的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據統計,全世界每年大約有將近50萬的宮頸癌新發病例,超過27萬婦女死于該病。近年來其發病率不斷上升且出現年輕化趨勢,死亡率也有回升的趨勢。因此,研發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療靶點刻不容緩。
人乳頭瘤病毒(humanpapilloma virus,HPV)是一種無包膜雙鏈環狀DNA病毒,其基因組全長約7200-8000bp,編碼6個早期蛋白(E1,E2,E4,E5,E6,E7)和兩個晚期蛋白(L1和L2)。根據致癌危險性,分為高危型HPV和低危型HPV,前者與宮頸癌及重度癌前病變相關,后者則引起生殖道疣等良性病變。現已明確,高危型HPV感染是導致宮頸癌的直接病因和首要病因。國內外經過長期、大規模的臨床流行病學調查發現,超過99%的宮頸癌樣本存在HPV病毒感染,其中,HPV16為主要感染型別。HPV病毒感染宮頸組織后,通常要經過一個較為長期、緩慢的過程,一般為十余年甚至數十年,組織才會出現癌變。因此,在這個長期持續的HPV感染過程中,尋找抗HPV感染及其病毒癌基因的靶點,可以阻斷HPV持續感染以及組織癌變,是預防和治療宮頸癌的關鍵。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類長約19~25nt的單鏈小分子非編碼RNA,通常與靶基因的3‘非翻譯區結合,有時也可與5‘非翻譯區或編碼區結合,降解靶基因mRNA或抑制其翻譯,從而在轉錄后水平負向調控基因表達。miRNA廣泛存在于從植物、線蟲到人類的細胞中,參與調控一系列的生命活動。截止目前,miRBase數據庫中收錄各物種中已發現的成熟miRNA共達21264個,其中在人類中發現并已經得到實驗證實的有2042個(Release19:August2012)。近年的研究顯示miRNA與多種惡性腫瘤密切相關,其可充當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角色,在腫瘤血管生成、腫瘤細胞的增殖、凋亡、浸潤及轉移等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miRNA具有直接抗病毒作用。從2005年至今,有多條人類細胞miRNA被報道可直接靶向攻擊外源性致病病毒,調控病毒基因的表達,如:miR-196、miR-448抗HCV病毒;miR-199a、miR-210、miR-125a抗HBV病毒;以及一系列miRNAs抗HIV、H5N1、H1N1病毒等。這種作用模式被證實在機體抗病毒感染免疫中發揮重要作用。由于miRNA的內源性及相對安全性,利用其靶向攻擊外源性病毒這一特性開發相應的藥物或方法,可以模擬機體抗病毒免疫,為預防和/或治療病毒感染誘發惡性疾病(如丙型肝炎、乙型肝炎、艾滋病等)帶來了新的契機。
然而,宮頸癌作為與病毒感染明確相關的惡性腫瘤中的一種,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文獻報道某種miRNA可以直接靶向HPV病毒、調控HPV病毒基因的表達。尚未見任何一種人類miRNA應用于抗HPV病毒。而阻斷HPV持續感染恰恰是預防和治療宮頸癌的關鍵。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技術背景,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的用于由HPV感染及宮頸癌的治療靶點及方法。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用于預防和治療人乳頭瘤毒的感染以及由該病毒所引起的宮頸癌的微小RNA核酸序列,具體為:5’UAUACCUCAGUUUUAUCAGGUG3’。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微小RNA可以靶向人乳頭瘤病毒E6基因的第209-231nt,所述第209-231nt的序列為:5’CAGTTACTGCGACGTGAGGTATA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未經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7008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異硫氰酸酯類化合物與激素類藥物的聯合應用
- 下一篇:訂單匹配控制方法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