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瀝青混合料質量的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69551.8 | 申請日: | 2013-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534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05 |
| 發明(設計)人: | 紀倫;張磊;李云良;董澤蛟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26/26 | 分類號: | C04B26/26;E01C19/10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23109 | 代理人: | 楊立超 |
| 地址: | 150001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瀝青 混合 質量 控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瀝青膜厚度參數的施工過程中瀝青混合料質量預測、監測、調整和優化的質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瀝青路面施工質量的控制過程中,存在許多變異性因素,這些因素中有瀝青指標的波動,有礦料指標的變異和波動,這些指標的變異和波動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針對指標的變異,如果不能很好地在施工過程中有針對性地調整和優化混合料施工配合比,這些波動因素將直接影響瀝青混合料的性能,進而影響瀝青路面的質量和路面的使用壽命。為提高路面的使用質量和服役壽命,必須針對現場材料情況進行混合料質量預測、監測、調整和優化。而當前,針對這一質量控制的技術手段上沒有科學而完善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要解決現有瀝青混合料生產過程中,材料變異性對瀝青混合料影響無恰當控制方法而提出的一種瀝青混合料質量的控制方法。
瀝青混合料質量的控制方法包括:
一、建立數據庫;
二、對現場混合料質量進行預測和監測;其中所述現場混合料是由瀝青、集料與礦粉混合而成;
三、對現場混合料質量進行冷料和熱料比例的調整,根據調整后的生產配合比進行拌合,控制瀝青混合料級配組成,即完成了瀝青混合料質量的控制方法。
發明效果:本發明提出了瀝青混合料施工質量控制完整的方法體系。建立了質量控制數據庫,提出了控制程序,量化了質量控制的指標,闡明了質量控制的方法。解決和避免了質量控制過程中的盲目性。從根本上,解決了質量控制過程中,沒有規范的工作程序、沒有具體的優化指標、沒有明確的分析方法的問題。發明中,對于質量控制指標—瀝青膜厚度的分析和計算方法,填補了質量優化指標的空白,提高了質量控制的科學性,使得質量控制更接近工程的實際變異性特點,提高了指標應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本實施方式的瀝青混合料質量的控制方法包括:
一、建立數據庫;
二、對現場混合料質量進行預測和監測;其中所述現場混合料是由瀝青、集料與礦粉混合而成;
三、對現場混合料質量進行冷料和熱料比例的調整,根據調整后的生產配合比進行拌合,控制瀝青混合料級配組成,即完成了瀝青混合料質量的控制方法。
本實施方式效果:本實施方式提出了瀝青混合料施工質量控制完整的方法體系。建立了質量控制數據庫,提出了控制程序,量化了質量控制的指標,闡明了質量控制的方法。解決和避免了質量控制過程中的盲目性。從根本上,解決了質量控制過程中,沒有規范的工作程序、沒有具體的優化指標、沒有明確的分析方法的問題。本實施方式中,對于質量控制指標—瀝青膜厚度的分析和計算方法,填補了質量優化指標的空白,提高了質量控制的科學性,使得質量控制更接近工程的實際變異性特點,提高了指標應用性。
具體實施方式二: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驟一中所述建立數據庫具體步驟為:
(1)分析現場原材料,進行性能指標試驗;其中,所述現場原材料包括瀝青、集料與礦粉;
(2)對礦料進行調查取樣,分析各礦料級配組成情況,根據目標配合比或生產配合比的組成比例,隨機進行級配合成,得到瀝青混合料的級配組成范圍,判定合成級配的波動性并作為質量控制依據;其中,所述礦料包括集料和礦粉;
(3)根據步驟(2)得到的瀝青混合料的級配組成范圍,設計2~5種典型級配組成的瀝青混合料,進行不同級配組成的瀝青混合料用量性能的測試,得出不同瀝青用量與不同級配組成的瀝青混合料性能;
(4)根據步驟(1)中的性能指標試驗結果與步驟(3)中的不同瀝青用量、不同級配組成的瀝青混合料性能試驗結果,以及目標配合比和生產配合比的試驗結果,計算瀝青膜厚度,建立材料指標、膜厚度、級配與混合料性能數據庫。其它步驟及參數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三: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步驟(1)中所述性能指標為:
(a)測試瀝青的密度及針入度、軟化點、延度、粘度與溶解度常規指標;
(b)現場集料和礦粉的密度及根據密度進行篩分得到的篩分組;
(c)篩分試驗分析篩分組集料的形狀組成;
(d)根據篩分組集料形狀比例,劃分成各個分析單元,編號并記錄質量;
(e)測試分析單元的表面紋理和構造。其它步驟及參數與具體實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四: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步驟(4)中所述計算瀝青膜厚度,建立材料指標、膜厚度、級配與混合料性能數據庫具體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6955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