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治臺風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468125.2 | 申請日: | 2013-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820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1 |
| 發明(設計)人: | 馬瑞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瑞志 |
| 主分類號: | B63B38/00 | 分類號: | B63B38/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68 北京市豐臺***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治 臺風 方法 | ||
1.一種防治臺風的方法,包括使用筏式人工島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治臺風方法是:在地球上各個臺風發生的源地修建一個或一個以上平面網格狀結構的筏式人工島,在島體上安設深層海水抽提裝置和冷水排放管,在有臺風發生的月份或季節,在溫躍層或其下方層位用抽提裝置抽取深部冷海水,然后直接或間接地通過排放管排放到各個網眼內的海水表面,并在混合海水中發展新型海水養殖業,在島體上還建設分布式海水浮力發電裝置和太陽能光伏熱水發電裝置,并用太陽能光伏熱水發電裝置產生的廢汽制造生產生活用淡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臺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網格狀筏式人工島由主干島體(1)和面網狀島體(2)組成,主干島體(1)構成整個島體邊緣和內部的骨干結構,是主要的種植區、生產生活區和交通干道,面網狀島體(2)由六方面網或其他面網結構的島體組成,充填在主干島體(1)之間,面網節點(3)處是近等軸的板狀島體,安設中心控制系統、深海水抽提裝置、太陽能光伏熱水發電裝置、淡水生產裝置及其他生產生活設施,面網節點間的連線(4)為長板條狀島體,安設冷水排放管、海水浮力發電裝置及其他生產生活設施,無島體覆蓋的網眼區是海水養殖區,在有海島出露的海區,修建圍繞海島的錨泊式定位島,人工島的內環邊是海島海面輪廓線放大的相似形,且通過島中心線兩端的各對應點的距離都相等,連接海島與人工島的錨鏈在海平面的投影長度是兩端各對應點距離的1.2~1.8倍,在沒有海島出露而有海底山或海底高原的海區可修建留有較大漂移范圍的錨泊式定位島或自航式定位島,在無海底山或海底高地的海區修建自航式定位島,自航式定位島靠衛星定位系統做動態定位,可在設定范圍內漂移和/或旋轉,各種人工島的周邊都設置驅趕鯨魚及其他大型海洋動物的信號發生器,供船只通行的橋梁采用U形下潛浮橋,U形下潛浮橋橋體是水密性的空心浮體,其兩頂端與島體的斷頭相連接,島體施工采用具浮沉功能的駁船或專業施工平臺,做生長式或補丁式連接時浮起,以保證各連接件處于相同水平高度,連接完成后下沉,以脫離原施工點。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臺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陽能熱水發電裝置是一種通過聯合使用太陽的光能和熱能將常溫海水加熱成發電用高溫工作流體的裝置,先使用平板型集熱器將海水從常溫加熱到中溫,然后再利用就近布置的太陽能光伏發電裝置發出的電能作為二次加熱的輔助能源系統,驅動恒溫水箱中的電加熱器,制造出有恒定溫度的高溫熱水,高溫熱水再通過蒸發器變成高溫氣體,推動汽輪機和發電機發出高產出率的電流,發電后產生的廢汽經深層冷水的冷凝作用而液化成淡水,而殘余熱水則通過空調裝置或其他余熱利用裝置降溫后排回海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瑞志,未經馬瑞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6812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系留氣球的錨泊裝置
- 下一篇:多輪傳動快速省力自行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