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神經衰弱的中藥組合物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467243.1 | 申請日: | 2013-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949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8 |
| 發明(設計)人: | 陳明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明玉 |
| 主分類號: | A61K36/73 | 分類號: | A61K36/73;A61P25/00;A61K33/26;A61K35/5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6400 山東省臨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神經衰弱 中藥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尤其涉及一種治療神經衰弱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神經衰弱是一種以腦和軀體功能衰弱為主的神經癥,以易于興奮,又易于疲勞為特征,常伴有緊張、煩惱、易激惹等情緒癥狀及肌肉緊張性疼痛、睡眠障礙等生理功能紊亂癥狀。臨床表現為病人白天經常瞌睡、困倦、乏力、嗜睡,而夜間則失眠、多夢,失去了正常人的興奮與抑制時間規律。有研究表明,工作、學習過度緊張忙亂,休息和睡眠無規律,工作壓力大,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以及情緒不穩定等,是引起神經衰弱的主要原因。目前西醫治療神經衰弱主要依賴安定等安眠鎮靜劑治療,但這些藥物在安全性和依賴性方面存在缺陷,容易成癮、耐藥,副作用比較大,不宜長期服用。本人經過多年的臨床觀察發現,利用中藥治療神經衰弱具有較好的療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神經衰弱的中藥組合物。中醫認為,神經衰弱屬于“不寐”、“心悸”、“郁證”、“虛損”、“遺精”、“陽痿”等范疇,多由情志所傷、精神過度緊張、或大病久病后臟腑功能失調所致。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該治療神經衰弱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制成:太陽針7-9份、纈草8-10份、茯神木6-12份、野扇花果8-12份、黃泡果7-9份、響鈴草7-11份、預知子7-9份、鐵落7-12份、巖山枝10-14份、兔兒風10-14份、紫河車10-14份、甘草6-10份。
優選的:太陽針8份、纈草9份、茯神木9份、野扇花果10份、黃泡果8份、響鈴草9份、預知子8份、鐵落9.5份、巖山枝12份、兔兒風12份、紫河車12份、甘草8份。
制備方法:按傳統的制備方法水煎制成湯劑。
方中:太陽針:鎮靜安神;纈草:養心安神、理氣、活血止痛;茯神木、野扇花果:養肝安神;黃泡果:補腎澀精;響鈴草:斂肺氣,補脾腎;預知子:舒肝理氣,活血止痛;鐵落:平肝鎮驚,鎮靜,補血;巖山枝、兔兒風:和血散瘀、養陰;紫河車:益氣養血、溫腎補精;甘草:補氣益中,調和諸藥。
臨床資料
1.一般資料所選50例患者均為我院門診和住院治療的神經衰弱患者,符合CCMD一2-R有關神經衰弱的診斷標準,且難以堅持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根據入院先后順序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齡16~46歲,平均25.3歲;病程最短5個月,最長4.2年,平均1.3±0.8年。對照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齡16-45歲,平均23.6歲;病程最短6個月,最長3.6年,平均1.2±0.65年。兩組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具有比可性。
2.診斷標準所有病例均參照《神經病學》中神經衰弱的診斷標準進行診斷。
3.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①一般治療:予舒樂安定2mg,每日3次,失眠重者夜間加至4~6mg;谷維素20mg,每日3次;腦復康0.8g,每日3次;伴抑郁者給予多慮平25mg,每日3次。②心理治療:采用個別心理治療的方法,每周1次,反復向病人講解神經衰弱的病因、性質及預后,分析過去治療效果差的原因,通過治愈病例的現身說法使病人解除顧慮,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教會病人做漸進性放松訓練,每天做1-2次。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新藥方:太陽針8g、纈草9g、茯神木9g、野扇花果10份g、黃泡果8g、響鈴草9g、預知子8g、鐵落9.5g、巖山枝12g、兔兒風12g、紫河車12份g、甘草8g,水煎成汁,服法:日一劑,分兩次溫服,連服7天為1療程。
4.療效標準痊愈:臨床癥狀消失,不影響正常工作學習。顯效:睡眠情況改善,食欲增加,頭痛、頭暈、疲乏無力等癥好轉,記憶力增強。有效:上述癥狀有所改善。無效: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無變化。
5.治療結果兩組患者均治療4個療程后,治療組總有效率92%優于對照組的6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療效對比數據見表1。
表1兩組療效對比
6.不良反應:未發現明顯不良反應。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太陽針8g、纈草9g、茯神木9g、野扇花果10份g、黃泡果8g、響鈴草9g、預知子8g、鐵落9.5g、巖山枝12g、兔兒風12g、紫河車12份g、甘草8g,按傳統的制備方法水煎制成湯劑。
實施例二:太陽針7g、纈草8g、茯神木6g、野扇花果8g、黃泡果7g、響鈴草7g、預知子7g、鐵落7g、巖山枝10g、兔兒風10g、紫河車10-g、甘草6g,按傳統的制備方法水煎制成湯劑。
實施例三:太陽針9g、纈草10g、茯神木12g、野扇花果12g、黃泡果9g、響鈴草11g、預知子9g、鐵落12g、巖山枝14g、兔兒風14g、紫河車14g、甘草10g,按傳統的制備方法水煎制成湯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明玉,未經陳明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6724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