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底座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467131.6 | 申請日: | 2013-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823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9 |
| 發明(設計)人: | 楊俊英;蕭啟成;彭盈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英業達科技有限公司;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5/02 | 分類號: | H05K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國 |
| 地址: | 201114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底座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于一種底座,特別是有關于以金屬板材彎折而成的底座。
背景技術
在板材加工的過程中,時常需于板材上設置加強肋、補強筋等加工結構以增進板材的強度。然而,當裝設一物件于此板材上或板材進行鉚接程序時,板材會因為受到物件所產生的下壓力量或鉚接力量的影響,使得板材上原本平整的表面朝向某一特定方向出現凹陷或曲折的不平整現象。此不平整現象的產生將使得板材在后續進行組裝相關零組件時,造成生產人員在組裝上的困擾。例如,以電腦機殼為例,板材凹陷或曲折的產生會使電路板等零組件無法平順的鎖固、安裝于機殼上,進而導致電路板等零組件受到機殼不當的擠壓而損壞。
目前針對改善板材產生不平整現象的解決方法,通常為加強板材的結構強度、改變模具設計與成形能力、或是透過嚴格品質的控管等方式來達成。然而,上述解決方法不是會增加材料成本,就是會增加分析成本與模具制作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底座。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一種底座包含底板、第一側板及第二側板。底板具有相對的第一邊緣及第二邊緣。底板包含多個V型補強肋。每一V型補強肋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位于第一邊緣,且第二端位于第二邊緣。第一側板連接第一邊緣,并具有多個第一穿孔。每一第一穿孔鄰接第一邊緣,并正對對應的V型補強肋的第一端。第二側板連接第二邊緣,并具有多個第二穿孔。每一第二穿孔鄰接第二邊緣,并正對對應的V型補強肋的第二端。
于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中,上述的底板具有內表面。第一側板與第二側板分別由第一邊緣與第二邊緣朝向內表面彎折而垂直內表面,并且V型補強肋由內表面突起。
于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中,上述的每一V型補強肋具有凸出棱線,并且凸出棱線為直線。
于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中,上述的凸出棱線相互平行。
于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中,上述的凸出棱線垂直于該第一側板與該第二側板。
于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中,上述的凸出棱線相對底板等高。
于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中,上述的每一V型補強肋為該底板上的沖壓成型結構。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底座是在底板上形成多個補強肋,并使每一補強肋的兩端延伸至底板的兩邊緣,進而可使底板獲得良好的平面度。并且,每一補強肋的外型呈V型,因此可使底板在保有原始的平面度需求與空間之外,能夠獲得更大的結構強度與支撐力。
附圖說明
圖1為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底座的立體圖;
圖2為繪示圖1的底座的局部立體剖視圖;
圖3為繪示圖1的底座的局部上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以附圖揭露本發明的多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并說明。然而,應了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也就是說,在本發明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附圖起見,一些已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附圖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
請參照圖1以及圖2。圖1為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底座1的立體圖。圖2為繪示圖1的底座1的局部立體剖視圖。
如圖1與圖2所示,于本實施方式中,底座1可作為服務器機殼(圖未示)的一部份,用以承載服務器的內部零組件(圖未示),例如2.5寸的SFF(Small?Form?Factor)儲存裝置或3.5寸的LFF(Large?Form?Factor)儲存裝置,但本發明并不以此為限。只要是內部需要承載具有一定重量的零組件的服務器(例如,刀鋒型服務器),皆可利用本實施方式的底座1進行承載。
如圖1與圖2所示,于本實施方式中,底座1包含底板10、第一側板12及第二側板14。底座1的底板10具有相對的第一邊緣10a及第二邊緣10b,并且第一邊緣10a與第二邊緣10b相互平行。底座1的底板10包含多個V型補強肋100。底板10的每一V型補強肋100具有第一端100a及第二端100b。每一V型補強肋100的第一端100a位于底板10的第一邊緣10a。每一V型補強肋100第二端100b位于底板10的第二邊緣10b。亦即,每一V型補強肋100的第一端100a與第二端100b分別延伸至底板10的第一邊緣10a與第二邊緣10b。借此,底板10即可獲得良好的平面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英業達科技有限公司;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英業達科技有限公司;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6713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