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用鏈條專用低合金鋼的熱處理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466314.6 | 申請日: | 2013-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259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2 |
| 發明(設計)人: | 林金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金松 |
| 主分類號: | C21D6/00 | 分類號: | C21D6/00;C21D1/18;C23C8/6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300 江蘇省鎮***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鏈條 專用 低合金鋼 熱處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用鏈條專用低合金鋼的熱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鏈條廣泛應用于各類機械傳動結構中,尤其在汽車、摩托車、自行車等機械傳動中要求其具有較高的抗拉、耐磨和耐蝕性能。鏈條鏈板的使用性能要求有較高的抗拉強度及一定的韌性。目前普遍選用?40Mn、45Mn?制造,較少采用?35?鋼。而?40Mn、45Mn?鋼板化學成分較國外?S35C、SAE1035?鋼材范圍寬,且表層存在1.5%~2.5%厚度的脫碳。因此,鏈板在淬火及充分回火后往往存在脆性斷裂現象。我國車用鏈條零件熱處理工藝技術水平與國外企業相比差距較大,主要是由于質量控制及保證體系不夠嚴格,仍落后于發達國家,尤其是熱處理后的表面處理技術差別較大。通用工藝為利用燃油、燃氣的高溫燃燒而獲得需滲碳的游離態碳原子和奧氏體鐵相結合,缺陷為:滲碳不均及滲碳層深度不足,爐內負壓而產生脫碳,通常表現為冷卻時工件表面易產生軟點和淬火HRA值偏低現象。
發明內容
針對以上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普通碳素鋼Q420A經滲碳、熱處理后得到優質鏈條鏈板。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的:車用鏈條專用低合金鋼的熱處理方法,其工藝步驟為:
1)、配方:?Q420A,其成份是:C:0.16~0.18%;Mn:0.7~0.9%;Si:0.35~0.38%;P:0.030~0.035;S:0.040%~0.042;V:0.015~0.002%;Nb:0.015~0.020%Ti:0.02~0.08%;其余為鐵;
?2)、滲碳;爐中直接加入碳粉燃燒而得游離態原子,同時用碳酸鋇和碳酸鈉作為催化劑按工藝比例分時段直接加入淬火爐內,工件在爐膛內一起與需滲碳的游離態碳原子翻滾,經過滲碳,?使滲碳層深度為0.25-0.35mm;
3)、淬火:將步驟1)經滲碳的普通鋼用溫度為500-600℃的冷卻水循環進行冷卻,保溫時間40分鐘;
4)、回火:溫度為300-200米/秒、時間為1-2小時;
5)、模具加工:采用慢走絲切割,內孔異型研磨機,三次元檢測,進行選片、串片、連接、鉚合制成鏈板。
本發明,制成的鏈條鏈板,HRA值達到83-85,抗拉強度可達到900-950KG,組裝速度每分鐘360節,而同業為每分鐘105節。
具體實施方式
車用鏈條專用低合金鋼的熱處理方法,其工藝步驟為:
1、配方:?Q420A,其成份是:C:0.16~0.18%;Mn:0.7~0.9%;Si:0.35~0.38%;P:0.030~0.035;S:0.040%~0.042;
2、滲碳;爐中直接加入碳粉燃燒而得游離態原子,同時用碳酸鋇和碳酸鈉作為催化劑按工藝比例分時段直接加入淬火爐內,工件在爐膛內一起與需滲碳的游離態碳原子翻滾,經過滲碳,?使滲碳層深度為0.25-0.35mm;
3、淬火:將步驟1)經滲碳的普通鋼用溫度為500-600℃的冷卻水循環進行冷卻,保溫時間40分鐘;
4、回火:溫度為300-200米/秒、時間為1-2小時;
5、模具加工:采用慢走絲切割,內孔異型研磨機,三次元檢測,進行選片、串片、連接、鉚合制成鏈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金松,未經林金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6631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