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聚乙烯醇縮丁醛膠片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65514.X | 申請日: | 2013-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136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15 |
| 發明(設計)人: | 董清世;張麒;董貺漄;萬軍鵬;李琢;宋建國;陳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信義汽車玻璃(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J7/00 | 分類號: | C09J7/00;C09J129/14;C09J11/04;C09J11/06;C03C27/12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專利商標事務所 44237 | 代理人: | 張全文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聚乙烯醇 丁醛 膠片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聚乙烯醇縮丁醛膠片,其包括含有聚乙烯醇縮丁醛樹脂和增塑劑的片狀基體,以及分散于所述片狀基體中的隔熱隔音復合材料顆粒;其中,按重量份計,所述聚乙烯醇縮丁醛樹脂含量為75~84份、增塑劑含量為15~20份、隔熱隔音復合材料顆粒含量為1~5份;且所述隔熱隔音復合材料顆粒是以具有反射紅外線功能的納米材料為核體,以隔音棉為殼層的殼核式結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醇縮丁醛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熱隔音復合材料顆粒粒徑為10~30納米,和/或所述核體粒徑為5~10納米,和/或殼層的厚度為2.5~10納米。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乙烯醇縮丁醛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反射紅外線功能的納米材料為摻錫氧化銦、摻銻氧化銦、摻氟氧化錫、摻鋁氧化鋅中的至少一種。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乙烯醇縮丁醛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劑為三甘醇雙正庚酸酯。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乙烯醇縮丁醛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縮丁醛膠片的厚度為0.38~0.76mm。
6.一種聚乙烯醇縮丁醛膠片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按照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聚乙烯醇縮丁醛膠片中的聚乙烯醇縮丁醛樹脂、增塑劑和隔熱隔音復合顆粒材料的量稱取相應組分;
將相應組分進行混料處理后擠出成型,得到聚乙烯醇縮丁醛膠片。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聚乙烯醇縮丁醛膠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熱隔音復合材料顆粒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將20~30重量份的具有反射紅外線功能的納米材料、0.1~1重量份的分散劑、0.1~1重量份的消泡劑加入60~80重量份的溶劑中,研磨,得到含有重量百分比為20%~30%的納米材料的分散液;
將50~60重量份的隔音棉溶解于所述納米材料的分散液中,得到粘性溶膠,陳化直至所述粘性溶膠固化為凝膠狀固體,粉碎,得到隔熱隔音復合材料顆粒。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聚乙烯醇縮丁醛膠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陳化是將所述粘性溶膠在室溫下靜置1~5小時。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聚乙烯醇縮丁醛膠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劑為磷酸鈉、硅酸鈉、硫酸鈉中的至少一種;和/或所述消泡劑為二甲醚、二乙醚、二丙醚中的至少一種;和/或所述溶劑為乙醇、乙二醇、丙三醇中的至少一種。
10.如權利要求6~9任一項所述的聚乙烯醇縮丁醛膠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出成型的步驟中,加熱溫度為80~133℃,擠出壓力為1.0~1.5MP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信義汽車玻璃(深圳)有限公司;,未經信義汽車玻璃(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65514.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膠帶膠水
- 下一篇:一種集成電路銅CMP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