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重金屬復合污染土壤的熏土修復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464436.1 | 申請日: | 2013-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171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8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束文圣;牛莉芹;周文華;蔣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中和環(huán)境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9C1/08 | 分類號: | B09C1/08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謝敏楠 |
| 地址: | 518064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重金屬 復合 污染 土壤 修復 方法 | ||
1.一種重金屬復合污染土壤的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土壤覆蓋植物秸稈,形成一個包覆體,外層為土壤層,內部為秸稈或秸稈和土壤的混合物,使內部處于缺氧狀態(tài),然后進行熏土處理。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覆體為圓形狀,窯狀,條溝狀或條垅狀。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覆蓋的方式為土壤層與秸稈層交替多層相疊,最外層覆土,隔絕空氣;或者將植物秸稈置于中心,外面覆蓋一層土壤層;或先將待處理土壤塊堆成窯狀,再將植物秸稈置于窯的內部,窯的外表層用土壤覆蓋;或將土壤犁或挖成長條狀,犁或挖開的坑內放置植物秸稈,外面覆蓋土壤層成垅形或條溝狀。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當覆蓋方式為土壤層與秸稈層交替多層相疊時,所述的土壤層的厚度為10~20cm,秸稈層的厚度為10~20cm。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秸稈被土壤覆蓋之前還進行了前處理,所述前處理是將植物秸稈的水分曬至占植物秸稈總重量的3~10%。
6.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當包覆體為圓形狀和窯狀時,植物秸稈綁扎成長度為20~40cm的秸稈束;當包覆體為條溝或條垅狀時,植物秸稈綁扎成長度為50~100cm的秸稈束。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土壤在進行覆蓋之前還進行了前處理,所述前處理為將土壤曬至含水量為10~15%。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熏土的方式為點燃或在包覆體內部放置發(fā)熱元件。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熏土處理的時間為24~48小時。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熏土處理過程中,在有明火或濃黃煙或黑煙的位置,不斷地覆蓋土壤,使內部處于缺氧狀態(tài)。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中和環(huán)境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中和環(huán)境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6443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