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液晶光學元件和成像設備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464378.2 | 申請日: | 2013-10-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774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岐津裕子;伊藤真知子;高木亞矢子;上原伸一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東芝 |
| 主分類號: | G02F1/1343 | 分類號: | G02F1/1343;G02F1/1337;G02B27/2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張欣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晶 光學 元件 成像 設備 | ||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基于2012年10月23日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No.2012-233450并要求其優先權的權益;該申請的全部內容通過引用結合于此。
技術領域
各實施例一般地涉及液晶光學元件和成像設備。
背景技術
存在根據電壓的施加通過利用液晶分子的雙折射來改變折射率分布的液晶光學元件。還存在其中將這樣的液晶光學元件與圖形顯示單元組合的立體圖像顯示設備。
通過改變液晶光學元件的折射率分布,立體圖像顯示設備在其中使得由圖像顯示單元顯示的圖像如在圖像顯示單元上顯示一樣入射到查看者的眼睛上的狀態與其中使得由圖像顯示單元顯示的圖像如多幅視差圖像一樣入射到查看者的眼睛上的狀態之間切換。由此,實現高清晰度的二維圖像顯示操作和三維圖像顯示操作,其中三維圖像顯示操作包括由于多幅視差圖像引起的自動的立體查看。期望實現在立體圖像顯示設備中使用的液晶光學元件的良好光學特性。
附圖說明
圖1是示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液晶光學元件的示意剖視圖;
圖2是示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圖像設備的示意圖;
圖3是示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圖像設備的示意透視圖;
圖4A和4B是示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圖像設備的操作的示意剖視圖;
圖5是示出根據參考示例的液晶光學元件的示意剖視圖;
圖6是示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液晶光學元件的示意剖視圖;
圖7是示出液晶光學元件的特性的圖;
圖8是示出根據第二實施例的液晶光學元件的示意剖視圖;
圖9是示出根據參考示例的液晶光學元件的示意剖視圖;
圖10是示出根據第二實施例的液晶光學元件的示意剖視圖;
圖11是示出液晶光學元件的特性的圖;
圖12是示出根據第三實施例的圖像設備的示意透視圖;和
圖13是示出根據第四實施例的圖像設備的示意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一實施例,液晶光學元件包括第一基板單元、第二基板單元、和設置于該第一基板單元和該第二基板單元之間的液晶層。該第一基板單元包括具有第一主表面的第一基板,設置在第一主表面上以沿著第一方向延伸的多個第一電極,和設置在位于該第一主表面上的多個第一電極中兩個最接近的第一電極之間的第二電極。該第二電極沿該第一方向延伸;且該第二電極相對于平行第一方向的中心軸并不對稱并通過一線段的中點,該線段將兩個最接近第一電極中的一個電極在第二方向的中心與兩個最接近第一電極中的另一個電極在第二方向的中心連接,其中第二方向與該第一主表面平行且與第一方向垂直。第二基板單元包括具有與第一主表面相對的第二主表面的第二基板、以及設置在第二主表面上與該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相對的對電極(opposing?electrode)。液晶層具有位于第一基板單元側上的第一部分和位于第二基板單元側上的第二部分;在該第一部分中的液晶具有垂直對齊;且在該第二部分中的液晶具有沿第二方向的水平對齊。
現在將參考附圖詳細描述各實施例。
這些附圖是示意性的或概念性的;并且各部分的厚度和寬度之間、各部分之間的尺寸比例之間的關系等不一定與其實際值相同。此外,尺寸和/或比例在附圖之間甚至對于相同部分也可不同地示出。
在本申請的附圖和說明書中,與關于上文中的附圖所描述的那些組分類似的組分被標示為類似的附圖標記,并且酌情省略詳細描述。
第一實施例
圖1是示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液晶光學元件的配置的示意剖視圖。
如圖1中所示,液晶光學元件110包括第一基板單元11s、第二基板單元12s、和液晶層30。
第一基板單元11s包括第一基板11、多個第一電極21、和第二電極22。
第一基板11具有第一主表面11a。多個第一電極21設置在第一主表面11a上。第一電極21沿著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方向是與第一主表面11a平行的任何方向。
與該第一主表面11a垂直的方向被取為Z-軸方向。與Z軸方向垂直的一個方向被取為X軸方向。與Z軸方向和X軸方向垂直的方向被取為Y軸方向。例如,Y軸方向被取為第一方向。X軸方向被取為第二方向。在下文的描述中,+X軸方向是X軸的正方向;且-X軸方向是X軸的負方向。對于Y軸方向和Z軸方向,這是類似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東芝,未經株式會社東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6437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