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直線電機軌道車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463922.1 | 申請日: | 2013-10-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186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15 |
| 發(fā)明(設計)人: | 徐建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建寧 |
| 主分類號: | H02K41/02 | 分類號: | H02K41/02;B60L13/03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210012 江蘇省南京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直線 電機 軌道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直線電機軌道車,具體涉及直線電機驅(qū)動領域。
背景技術
直線電機的種類很多但都需要繞制線圈,涉及的工藝較多。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直線電機軌道車,它是將若干作為直線定子繞組的若干雙電磁板與鐵磁粉膠合體組成定子體沿兩條鐵軌中間縱向依次平鋪在路基上,雙電磁板兩個邊留出的電磁板本體與軌道車底部延伸的碳刷組件摩擦接觸由軌道車內(nèi)蓄電池為其供電,與雙電磁板對應的勵磁極安裝在軌道車底盤的下方;所述的勵磁極為電勵磁,勵磁繞組與電磁板通過碳刷組件可以是并勵或者串勵。所述的電磁板中間的螺旋線是由機加工或者壓鑄的方式一次成型,工藝簡單、整體性好。
本發(fā)明是由如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一種電磁板直線電機軌道車,包括兩條鐵軌,平鋪在兩條鐵軌中間路基上的若干定子體,軌道車,安裝在軌道車底盤下方的勵磁極,為定子體、勵磁繞組供電的蓄電池組,與電磁板滑動接觸的碳刷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磁板是由機加工或者壓鑄的方式一次成型制成矩形螺旋線,電磁板中間螺旋線即為直線定子的繞組,繞組經(jīng)絕緣處理后,按兩片一組左右對稱平鋪,兩片電磁板繞組的中心連接導線并進行絕緣處理將螺旋線的部分以及兩片挨近的部分埋入取向鐵磁粉的膠合物中,兩片電磁板相向的兩邊留出部分本體作為碳刷組件的摩擦接觸位,待膠固化形成定子體依次平鋪在兩條鐵軌之間的路基上;所述的軌道車由前后軌道輪、安裝在前后軌道輪上方的轉向架、底盤、車廂以及分布在軌道輪內(nèi)外側的碟剎組成;所述的車廂前后設有駕駛位,駕駛位前部設置有與控制器連接的為軌道車前進或者后退、制動的開關,車廂和底盤整體安裝在前后轉向架上;所述的2N對勵磁極按縱向S、N極交替分布固定在底盤的下方,勵磁極由軟鐵芯和繞在軟鐵芯上的線圈繞組組成;所述的碳刷組件固定在底盤下方兩側與控制器連接,碳刷組件的碳刷與定子體邊緣留出的電磁板本體摩擦接觸為定子體供電。
本發(fā)明的積極效果
1.利用電磁板作為定子體繞組,整體性、平整度好。
2.改變碳刷組件的極性即可實現(xiàn)前進和后退。
3.電勵磁能夠提高磁場強度,并有利于防止磁性異物對車運動的影響。
4.結構簡單,整體性好。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俯視圖:
圖3為圖1的B-B剖左視圖:
圖4為圖2的電磁板局部放大圖。
圖中:1、鐵軌,2、路基,3、定子體,3.1、鐵磁粉膠合體,3.2、電磁板,3.3、碳刷接觸位,3.4、導線,4、軌道車,4.1前軌道輪,4.2、前轉向架,4.3、后軌道輪,4.4后轉向架、4.5、內(nèi)外碟剎,4.6、底盤,4.7、車廂,4.8、車門,5、2N對勵磁極,5.1、軟鐵芯,5.2、勵磁繞組,6、蓄電池組,7、控制器,8、碳刷組件,8.1碳刷,9、前開關面板,9'、后開關面板。
具體的實施方式
如圖1、2、3所示:一種電磁板直線電機軌道車,包括兩條鐵軌1,平鋪在兩條鐵軌1中間路基2上的若干定子體3,軌道車4,安裝在軌道車4底盤4.6下方的2N個勵磁極5,為電磁板3.2、勵磁繞組5.1供電的蓄電池組6,與雙電磁板3.2滑動接觸的碳刷組件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磁板3.2是由機加工或者壓鑄的方式一次成型制成矩形螺旋線,電磁板3.2中間螺旋線即為直線定子繞組,繞組經(jīng)絕緣處理后,按兩片一組左右對稱平鋪,兩片電磁板3.2繞組的中心連接導線3.4并進行絕緣處理將螺旋線的部分以及兩片挨近的部分埋入取向鐵磁粉膠合體3.1中,兩片電磁板3.2相向的兩邊留出部分本體作為碳刷8.1的碳刷接觸位3.3,由鐵磁粉膠合體3.1、電磁板3.2固化形成定子體3,若干定子體3依次平鋪在兩條鐵軌1之間的路基2上。
所述的軌道車4由前后軌道輪4.1、4.3,前后轉向架4.2、4..4、底盤4.6、車廂4.7以及分布在前后軌道輪4.1、4.3內(nèi)外側的碟剎4.5組成;所述的車廂4.7前后為駕駛位,前后駕駛位前部分別設置有開關面板9、9'與控制器7連接為軌道車4提供前進或者后退、制動控制,車廂4.7與底盤4.6整合安裝在前后轉向架4.2、4.4上;所述的2N對勵磁極5按縱向S、N極交替分布固定在底盤4.6的下方,勵磁極5由軟鐵芯5.1和線圈繞組5.2組成。
所述的碳刷組件8固定在底盤4.6下方兩側與控制器7連接,碳刷組件8的碳刷8.1與定子體3邊緣留出的電磁板3.2本體摩擦接觸位3.3滑動接觸為電磁板3.2中的供電。
如圖4所示:所述的電磁板3.2兩兩一對彼此絕緣并排,且兩兩電磁板3.2的旋向相反,兩兩電磁板3.2的矩形螺旋線的中心由導線連通,電磁板3.2的除去螺旋線的部分好比是線頭使兩片旋向相反的螺旋線變成旋向一致的螺旋線;電磁板3.2的螺旋線之間的縫隙均充斥鐵磁粉膠合體3.1形成的定子體3,若干定子體3沿路基2縱向分布且相鄰的定子體3的螺旋線方向相反。圖4中還顯示了定子體3與勵磁極5的對應關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建寧;,未經(jīng)徐建寧;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6392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