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香蕉粉的珍珠粉圓及其加工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462485.1 | 申請日: | 2013-10-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618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裴宜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裴宜 |
| 主分類號: | A23L1/212 | 分類號: | A23L1/212;A23L1/214;A23L1/09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35000 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香蕉 珍珠粉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品加工領域,尤其是一種由香蕉粉和旱藕粉加工的珍珠粉圓。
背景技術
旱藕粉是由芭蕉芋制作而成,內含16種人體必需氨基酸成份和微量元素,其質地細膩口感極佳、味道獨特、易熟耐爛、能幫助人體進食消化。
香蕉營養豐富,每100克果肉中含碳水化合物20克、蛋白質1.23克、脂肪0.66克、粗纖維0.9克、無機鹽0.7克,水分占70%,并含有維生素A原(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以及維生素U等多種維生素,此外,還有人體所需要的鈣、磷和鐵等礦物質。其中香蕉含有相當多的鉀和鎂。鉀能防止血壓上升及肌肉痙攣;而鎂則具有消除疲勞的效果。香蕉也是一種天然的制酸劑。由於香蕉對消化、吸收相當良好,因此從小孩、到老年人,都能安心地食用,并補給均衡的營養。
目前市面上的珍珠粉圓一般用木薯淀粉做原料,營養價值不高,本發明的產品主要利用旱藕粉和香蕉粉制成,是一種美味而富有營養價值的珍珠粉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純天然、有保健食療價值的含香蕉粉的珍珠粉圓。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上述含香蕉粉的珍珠粉圓的加工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含香蕉粉的珍珠粉圓,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原料,按下述重量份數配制:
旱藕粉100~110份、香蕉粉20~30份、紅薯粉15~20份、木薯淀粉10~15份、豬油2~4份、水15~30份。
所述含香蕉粉的珍珠粉圓及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體步驟和工藝為:
第一步調和:按原料配比將旱藕粉、香蕉粉、紅薯粉、木薯淀粉、水投入食品攪拌機,攪拌10~20分鐘調和均勻;
第二步粉碎:將調和的物料用超微粉碎機粉碎至100~300目,即制得粉狀成品;
第三步制粒:將粉狀成品投入食品制粒機,制成每個重量2~6克的珍珠粉圓;
第四步翻炒:將豬油按原料配比和珍珠粉圓放入食品翻炒機,加溫到60~80℃段,翻炒30~40分鐘,變成微黃色即可;
第五步烘制:將上述產品投入食品烘干機,加溫到80~100℃段,烘制1~2小時,干燥至含水量12%以下;
第六步包裝:將產品定量裝到包裝袋中;
第七步殺菌:將袋裝產品放入微波殺菌設備,加溫到70~85℃段,殺菌5~8分鐘,常溫干燥儲存。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的產品富有彈性,嚼勁十足。
2)本發明的產品含有16種人體必需氨基酸成份和微量元素,具有疏通腸胃、便于消化、養顏潤膚、防癌的特殊功效。
3)本發明的產品所用原料全部是天然成分,無任何化學添加劑,是一種營養豐富,具有保健作用的綠色食品。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
實施例1
含香蕉粉的珍珠粉圓,采用以下原料,按下述重量比進行配制:
旱藕粉110公斤、香蕉粉30公斤、紅薯粉20公斤、木薯淀粉15公斤、豬油4公斤、水30公斤。
具體加工方法:
第一步調和:按原料配比將旱藕粉、香蕉粉、紅薯粉、木薯淀粉、水投入食品攪拌機,攪拌20分鐘調和均勻。
第二步粉碎:將調和的物料用超微粉碎機粉碎至100~300目,即制得粉狀成品。
第三步制粒:將粉狀成品投入食品制粒機,制成每個重量5克的珍珠粉圓。
第四步翻炒:將豬油按原料配比和珍珠粉圓放入食品翻炒機,加溫到80℃,翻炒40分鐘,變成微黃色即可。
第五步烘制:將上述產品投入食品烘干機,加溫到100℃,烘制1小時,干燥至含水量12%以下。
第六步包裝:將產品定量裝到包裝袋中。
第七步殺菌:將袋裝產品放入微波殺菌設備,加溫到70℃,殺菌8分鐘,常溫干燥儲存。
實施例2
含香蕉粉的珍珠粉圓,采用以下原料,按下述重量比進行配制:
旱藕粉80公斤、香蕉粉20公斤、紅薯粉15公斤、木薯淀粉10公斤、豬油2公斤、水15公斤。
具體加工方法:
第一步調和:按原料配比將旱藕粉、香蕉粉、紅薯粉、木薯淀粉、水投入食品攪拌機,攪拌20分鐘調和均勻。
第二步粉碎:將調和的物料用超微粉碎機粉碎至100~300目,即制得粉狀成品。
第三步制粒:將粉狀成品投入食品制粒機,制成每個重量4克的珍珠粉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裴宜,未經王裴宜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6248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