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深厚覆蓋層上的面板壩滲漏量監測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60820.4 | 申請日: | 2013-10-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719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苗喆;李學強;白俊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N15/08 | 分類號: | G01N15/08;G01M3/04;E02D33/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張培勛 |
| 地址: | 710065 陜西省西安市***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深厚 覆蓋層 面板 滲漏 監測 結構 | ||
1.深厚覆蓋層上的面板壩滲漏量監測結構,包括截水墻(1),監測孔(2),監測管(3)和量水堰(4),其特征是:截水墻(1)位于覆蓋層(5)上,截水墻(1)兩端與兩岸基巖或弱透水邊界(6)固定,截水墻(1)的墻頂處布置有量水堰(4),量水堰(4)是凹形缺口,沿截水墻(1)的中心軸線方向每隔5m~15m布置一個監測孔(2),監測孔(2)為豎直孔延伸至覆蓋層(5)內,監測孔(2)內設置有監測管(3),監測管(3)的管壁處布置有篩孔(7),監測管(3)沿管長軸線方向間隔開有多個篩孔(7),不同深度的篩孔(7)內均布置有電導探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深厚覆蓋層上的面板壩滲漏量監測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截水墻(1)墻高3m~7m,墻厚0.6m~1.2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深厚覆蓋層上的面板壩滲漏量監測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監測孔(2)內布置的監測管(3)是水煤氣管或不銹鋼管或PVC管。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深厚覆蓋層上的面板壩滲漏量監測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監測管(3)的直徑是φ75mm~φ125mm,監測管(3)沿管長軸線方向每隔2m~5m沿管壁開有孔徑為φ10mm~φ20mm的篩孔(7)。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深厚覆蓋層上的面板壩滲漏量監測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篩孔(7)在監測管(3)表面呈梅花形均勻布置,篩孔孔距和排距均為10mm~20mm,5~10排。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深厚覆蓋層上的面板壩滲漏量監測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監測孔(2)豎直孔延伸至覆蓋層(5)的60m深度范圍內,覆蓋層(5)深度超過60m時,監測孔(2)延伸至覆蓋層(5)的60m深度位置處,覆蓋層(5)深度不足60m時,監測孔(2)的孔底部深入覆蓋層(5)下方的基巖或弱透水邊界(6)處。
7.深厚覆蓋層上的面板壩滲漏量監測結構的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先對河床覆蓋層(5)下挖2m~5m,然后澆筑條形的混凝土截水墻(1),截水墻(1)將滲流分割成明流和潛流;
????2)滲流中的明流由截水墻(1)上的量水堰(4)缺口處經過,對明流流量進行精確監測;
????3)滲流中的潛流則利用截水墻(1)上延伸至覆蓋層(5)內的監測孔(2)進行量測;
4)通過測得的明流和潛流最終獲得覆蓋層內總的滲漏量。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深厚覆蓋層上的面板壩滲漏量監測結構的檢測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滲流中的潛流的測量方法包括一下步驟:
????1)首先將電導探頭布置在監測管(3)不同深度的篩孔(7)處;
????2)再將人工示蹤劑均勻投入監測管(3)內地下水中,地下水中的示蹤劑濃度被流過篩孔(7)的水稀釋;
????3)根據示蹤劑濃度稀釋的速度與地下水滲透流速的關系求出相應篩孔(7)處的滲透流速;
????4)采集所有監測管(3)內篩孔(7)處流速分布,然后通過滲流流速分布應用微積分算法,最終計算得量測斷面處的潛流滲流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未經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6082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擋位控制汽缸的潤滑裝置
- 下一篇:耐壓封裝的壓差傳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