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M-Z型電光掃描直視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發射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60432.6 | 申請日: | 2013-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434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9 |
| 發明(設計)人: | 盧智勇;職亞楠;孫建鋒;周煜;劉立人;馬小平;許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S7/48 | 分類號: | G01S7/48;G01S7/481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張澤純 |
| 地址: | 201800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光 掃描 直視 合成 孔徑 激光 成像 雷達 發射 系統 | ||
1.一種M-Z型電光掃描直視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發射系統,特征在于其構成包括激光器(1)、半波片(2)、孔徑光闌(3)、第一偏振分束器(4)、第一反射平板(5)、第一電光掃描器(6)、第一柱面鏡(7)、第二電光掃描器(8)、第二柱面鏡(9)、第二反射平板(10)、第二偏振分束器(11)、發射望遠鏡主鏡(12)、高壓電源(13)和信號發生器(14),沿激光光源(1)輸出的光束方向依次是所述的半波片(2)、孔徑光闌(3)、第一偏振分束器(4)、第一反射平板(5)、第一電光掃描器(6)、第一柱面鏡(7)、第二偏振分束器(11)和發射望遠鏡主鏡(12),在所述的第一偏振分束器(4)的反射光束方向依次是第二電光掃描器(8)、第二柱面鏡(9)、第二反射平板(10)和第二偏振分束器(11),所述的第一反射平板(5)和第二反射平板(10)與光路成45°,所述的第一電光掃描器(6)出射面緊靠第一柱面鏡(7),所述的第二電光掃描器(8)出射面緊靠第二柱面鏡(9),所述的第一偏振分束器(4)、第二偏振分束器(11)、第一反射平板(5)和第二反射平板(10)互相平行設置成Mach-Zehnder型結構,所述的第一柱面鏡(7)和第二柱面鏡(9)均位于所述的發射望遠鏡主鏡(12)的前焦面,所述的高壓電源(13)連接第一電光掃描器(6)和第二電光掃描器(8),并由信號發生器(14)產生線性脈沖信號用以控制高壓電源(13)產生線性變化的電壓,所述的第一電光掃描器(6)和第二電光掃描器(8)均采用單塊長方體電光晶體制成,其電光晶體的z方向為施加電場方向,每塊電光晶體z方向表面采用兩對互為反向平行的三角形電極施加電場,并且第一電光掃描器(6)和第二電光掃描器(8)所調制的相位符號相反,所述的第一電光掃描器(6)和第二電光掃描器(8)掃描方向為交軌方向,第一柱面鏡(7)和第二柱面鏡(9)的調制波面為順軌方向;
激光光源(1)輸出的偏振光束經過所述的半波片(2)后獲得所需的45°方向的偏振光束,該偏振光束通過孔徑光闌(3)和第一偏振分束器(4)后在空間上被偏振分解為兩個等強度的偏振正交的水平偏振光束和垂直偏振光束,所述的水平偏振光束經過第一反射平板(5)后進入第一電光掃描器(6)和第一柱面鏡(7),然后達到第二偏振分束器(11),所述的垂直偏振光束經過第二電光掃描器(8)和第二柱面鏡(9)后,由第二反射平板(10)反射進入第二偏振分束器(11),該第二偏振分束器(11)將水平偏振光束和垂直偏振光束重新組合為同軸同心且偏振正交的光束,由所述的發射望遠鏡主鏡(12)發射向目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M-Z型電光掃描直視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發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發射望遠鏡主鏡(12)的前焦面即內發射場直接由第一電光掃描器(6)和第二電光掃描器(8)對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的交軌方向相位線性調制,采用第一柱面鏡(7)和第二柱面鏡(9)對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的順軌方向二次項相位調制,即直接在內發射場產生波面隨時間變化的拋物等位線相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M-Z型電光掃描直視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發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孔徑光闌(3)為方形孔徑光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60432.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