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導光板、平面發光裝置、液晶顯示裝置、液晶顯示終端設備及導光板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59762.3 | 申請日: | 2013-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998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8 |
| 發明(設計)人: | 唐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瑞輝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00 | 分類號: | G02B6/00;G02F1/13357;F21S8/00;F21V8/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劉曉春 |
| 地址: | 310015 浙江省杭州市濱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導光板 平面 發光 裝置 液晶 顯示裝置 液晶顯示 終端設備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導光板、平面發光裝置、液晶顯示裝置、液晶顯示終端設備,本發明還涉及該導光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通常,液晶顯示設備包括顯示圖像的液晶顯示面板和將光線提供給液晶顯示面板的平面發光裝置。液晶顯示面板包括兩個透明基底和設置在該兩個基底之間的液晶層,以響應于由電信號引起的液晶層的液晶分子的排列的變化而顯示圖像。
平面發光裝置根據光源設置位置分為直下式平面發光裝置和側光式平面發光裝置。
直下式平面發光裝置具有位于與液晶面板疊置的區域中的多個光源。然后,由于需要液晶面板和光源之間具有一定的均光距離所以較厚,還有光線損耗較大的均光板,以便將光源均勻地提供到液晶面板上,所以導致液晶顯示設備的厚度、成本、功耗、故障率增加。
側光式平面發光裝置,是將光源設置在液晶面板的外側且不在同一平面中而是與液晶面板疊置,且使用具有一定厚度的導光板將來自區域外部的光線均勻地提供到液晶面板上。雖然由于從光源發射的光線經導光板的傳輸和轉換,其中部分光線被損耗。但是,隨著液晶顯示設備向著大尺寸、超薄化、低功耗、高亮度、低成本方向發展,而側光式平面發光裝置卻卻具有超薄美觀、均勻度好、成本低、故障率低等優勢,所以側光式平面發光裝置是未來液晶顯示背光的主流。
根據臺灣工研院的資料,側光式平面發光裝置的光線傳輸中的損耗也較大,假設光源發出的光是100%,經過側光式平面發光裝置的導光板后只有約60%的光線出來進入光學簿膜和液晶面板。由于導光板是將從入光側端面接收到的光線經傳輸轉換成較大面積的均勻平面發光且朝一個方法發射,可見它實現功能的難度之高之大,所以導光板是平面發光裝置中的重要核心部件,從而也導致光線傳輸時損耗高達40%之多,所以如何減少光線在導光板內部傳輸轉換過程中的損耗是全球光電技術人員重要研究對象。
導光板,其包括無色透明基板,用于接收光線射入內部的入光側端面,與入光側端面相對、相交的其余貼涂有反射膜的反射側端面,并與其相交的光線從內部射出的出光平面和與出光平面相對的具有散射圖案的底平面構成。
目前,導光板的種類按大小、結構和制造工藝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針對小尺寸采用注塑成型技術生產的光效率較高的微結構底平面導光板;另一種是針對大尺寸采用導光油墨在底平面上進行絲網印刷散射圖案的光效率較低的印刷型導光板。
在小尺寸領域,目前隨著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的液晶面板向著大尺寸、輕量化、超薄型、高光效率的發展和液晶顯示技術的提升,勢必要求導光板更輕更薄,從原來2.00MM左右向著0.8MM以下發展,由于厚度變薄,這在導光板成型方面將?會出現一些問題。如果期望利用傳統的射出成型技術完成薄型導光板,那么在設備上就必須改用高射速的射出成型機才行,當然目前一般所使用的射出成型也可以生產,但是,卻會面臨平整性和量產性的問題。但射速過?高時,易因保壓壓力過大而產生殘留應力及分子定向等問題,進而造成翹?曲變形的發生。所以,對于導光板業者而言,也就不斷的追求更新的技術,?來生產低成本的薄型導光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瑞輝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瑞輝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5976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點云數據質量自動優化方法及系統
- 下一篇:CMOS傳感圖像可視度增強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