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污水廠進水毒性預警監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59171.6 | 申請日: | 2013-10-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874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1 |
| 發明(設計)人: | 趙文玉;楊廣文;王哲;王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桂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7/00 | 分類號: | G01N2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41004 廣***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污水 進水 毒性 預警 監測 方法 | ||
1.一種污水廠進水毒性預警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為:
一、建立一個污水廠進水毒性預警裝置,包括污水供給系統(1)、污泥供給系統(2)、預曝氣完全混合反應器(5)、完全混合預警反應器(18)、PLC系統(12)和碳源儲存器(23),所述污水供給系統(1)和污泥供給系統(2)分別通過污水泵(3)、污泥泵(4)與預曝氣完全混合反應器(5)相連;通過蠕動泵(20)從預曝氣完全混合反應器(5)泵送混合液,經過盤式硅膠管(22)進入完全混合預警反應器(18);利用與DO1傳感器(10)連接的DO1電極(11)和與DO2傳感器(13)連接的DO2電極(14)分別對預曝氣完全混合反應器(5)和完全混合預警反應器(18)中的DO值進行監測;DO1傳感器(10)和DO2傳感器(13)與PLC系統(12)相連,對監測的數據進行采集與判斷;碳源儲存器(23)通過管路向預曝氣完全混合反應器(5)中定量注入乙酸鈉,維持一定量的COD含量?;
預曝氣完全混合反應器(5)底部置有第一磁力攪拌子(8),通過磁力攪拌器(6)控制轉速,曝氣機(9)通過曝氣管連接曝氣頭(7)為預曝氣完全混合反應器(5)中的混合液提供充足的溶解氧;
碳源儲存器(23)中儲存有一定濃度的乙酸鈉溶液,通過管路定量投加于預曝氣完全混合反應器(5)中;
盤式硅膠管(22)兩端分別連有預曝氣完全混合反應器(5)和完全混合預警反應器(18),并通過蠕動泵(20)?使混合液連續流動;利用DO1電極(11)和DO2電極(14)分別對預曝氣完全混合反應器(5)和完全混合預警反應器(18)中的DO值進行監測;
完全混合預警反應器(18)內壁表面置有擾流擋板(17),使混合液在第二磁力攪拌子(19)攪拌作用下混合更加均勻,避免出現循環流,頂部置有封蓋(15),使得完全混合預警反應器(18)所處環境密閉,避免外界空氣對監測的干擾;
??二、將污泥流量Q1和污水流量Q2控制為Q1:?Q2=1-2:3,使進入預曝氣完全混合反應器(5)的混合液中含有MLSS為1000mg/L,打開曝氣機(9),并調節氣量使預曝氣完全混合反應器(5)中的DO值為5.5-6.0mg/L,控制混合液的水力停留時間即HRT為1~3min,通過磁力攪拌器(6)保證污水與污泥的充分接觸反應;
三、在步驟(二)同等條件下把污水置換成放置2小時以上的清水,同時使用DO2電極(14)對完全混合預警反應器(18)中的DO值進行檢測并記錄,計算出DO0=DOq-DOw;DO0為混合液消耗的溶解氧,DOq為通入清水時監測到的DO值,DOw為通入污水時監測到的DO值;
四、使用蠕動泵(20)把混合液通過盤式硅膠管(22)泵入完全混合預警反應器(18)中,并控制其HRT為2min;控制碳源儲存器(23)使投加到預曝氣完全混合反應器(5)中乙酸鈉的量為100?mg/L?COD;
五、利用DO1傳感器(10)連接的DO1電極(11)對預曝氣完全混合反應器(5)中的混合液進行連續監測,控制DO為5.5-6.0?mg/L;利用DO2傳感器(13)?連接的DO2電極(14)對完全混合預警反應器(18)中的DO進行連續監測,并通過PLC系統(12)對采集的數據進行計算與分析;
六、PLC系統(12)對DO2傳感器(13)監測的數據進行計算與分析,根據預先植入的公式:DOY%=(DO2-DO1)/DO0*100計算出DOY%;DO0為系統消耗溶解氧的量、DO1為毒性物質沖擊前溶解氧水平、DO2為毒性物質沖擊后溶解氧水平,并與預設的DO抑制率DOY1?、DOY2?、DOY3比較:
當DOY≤DOY1,不報警,指示燈綠色,表明進水中不含污泥毒性物質;
當DOY1<DOY≤DOY2,報警,指示燈橙色,表明進水中含有污泥毒性物質,毒性較小,需要適當關注;
當DOY2<DOY≤DOY3,報警,指示燈黃色,表明進水中含有污泥毒性物質,毒性較大,需采取適當措施;
當DOY≥DOY3,報警,指示燈紅色,表明進水中含有污泥毒性物質,毒性很大,需要采取污水廠受沖擊的應急方案;
步驟(二)中,控制預曝氣完全混合反應器5中的混合液DO值為5.5-6.0mg/L,HRT為1-3min,需要與完全混合預警反應器18匹配;
步驟(四)中,盤式硅膠管22直徑為10mm,長度為2.8m,呈螺旋狀盤繞于有機圓柱體表面;完全混合預警反應器(18)內壁表面置有擾流擋板(17),使混合液在第二磁力攪拌子(19)攪拌作用下混合更加均勻,避免出現循環流,頂部置有封蓋(15),使得完全混合預警反應器(18)所處環境密閉,避免外界空氣對監測的干擾;
步驟(六)中,預設的DOY%分別為,DOY1?=10%、DOY2?=30%、DOY3?=5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桂林理工大學,未經桂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59171.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