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光纜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58039.3 | 申請日: | 2013-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725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曹龍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烽火藤倉光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44 | 分類號: | G02B6/4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匯盛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吳靜安;袁靜 |
| 地址: | 210038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纜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光纖光纜通訊及制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光纜。
背景技術
光纜的基本結構包括纜芯和設于纜芯外的外護套,纜芯包括光纖、松套管和中心加強件,所述光纖設于松套管內,所述松套管圍繞著中心加強件排列,相鄰兩松套管之間鉸接。隨著國內外光纜大量鋪設應用,在施工過程中,對通信運維人員的施工效率要求越來越高,其中外護套的開剝對施工效率有很大的影響。現有技術中,外護套的開剝主要有橫向開剝和縱向開剝。橫向開剝,需要使用專用開纜刀,在安裝好刀具后,調整刀具的嵌入深度與外護套壁厚相當,旋轉一周即可切開外護,然后將切下的外護抽出即可,適用于較短距離的開剝,長度約在1m之內,容易損傷光纖。縱向開剝方法較多,常見的有撕裂繩和開剝刀具。在光纜的外護套(材料為PE)下設置有一根或多根撕裂繩,在施工時,通過人工拉動撕裂繩開剝光纜,該方法非常消耗體力,對運維人員身體素質要求較高;采用專用縱向開剝刀具進行縱向開剝時,在安裝好刀具后,調整刀具的嵌入深度與外護套壁厚相當,順著纜的方向移動至尾端即可切開。由于開剝時專用縱向開剝刀具極易傷到松套管,進而損傷光纖,影響光纖的光特性和傳輸效果,所以該方法也不理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光纜,該光纜結構簡單,外護套不僅能夠有效的保護內部結構,而且易于工人開剝,不會損傷光纖。
本發明光纜,包括纜芯和設于所述纜芯外的外護套,所述纜芯包括光纖、松套管和中心加強件,所述光纖設于松套管內,所述松套管圍繞著中心加強件排列,相鄰兩松套管之間鉸接,所述外護套內嵌有數根沿軸向延伸的帶狀分隔帶。工人在施工過程中,先使用刀具在外護套的各分隔帶處劃開一個口子,然后沿著開口處開剝,不需要使用很大的力氣,不會損傷內部結構,開剝時間短,效率高。有時候,光纜內的松套管數量不能夠圍繞著加強件一周,此時,可以加入填充繩。
纜芯與外護套之間也可以設有金屬鎧裝層。外護套7的厚度為1.5mm~2.0mm。
優選的技術方案中,分隔帶沿所述外護套的周向均布,以保證開剝端的受力均等,可輕易將纜芯從外護套中剝離出來。
分隔帶最好為2-4根,分隔帶數量過多會,外護套的物理機械性能不好;過少,外護套不易開剝。
優選技術方案中,分隔帶由橫截面為矩形的寬單元和窄單元沿所述外護套軸向間隔相連而成,所述寬單元和窄單元橫截面的長度方向與所述外護套徑向方向一致,所述寬單元橫截面的長度為所述外護套厚度的1/2~2/3,所述窄單元橫截面的長度為所述外護套厚度的1/4~1/3。嵌入寬單元處的外護套,需要較小的力量就能夠開剝;嵌入窄單元處的外護套,其機械性能好,能夠更好的保護內部結構。因此采用上述比例的寬單元和窄單元能夠使外護套既有較好的機械性能,又易于工人開剝。
寬單元和窄單元沿所述外護套軸向的長度比為1:0.8~1:1.5,優選1:1。寬單元和窄單元沿外護套軸向的長度為1~1.5cm。這樣,不僅能夠保證生產時的放帶穩定不易翻轉,而且光纜的外護套結構穩定、開剝時受力均勻。
寬單元和窄單元橫截面的寬度為0.1~0.15mm,橫截面的寬度尺寸過小無法起到分隔外護套的作用,過大會影響外護套的機械性能。
外護套常見的材料為PE(聚乙烯)。分隔帶的材料使用熔點為250~320℃的復合塑料。分隔帶的材料優選熔點為300-320℃的復合塑料,例如改性聚碳酸酯或聚甲醛復合塑料。在加工外護套(PE)時,分隔帶不會產生任何形變。分隔帶的使用溫度范圍完全滿足光纜行業標準規定的使用環境溫度-40℃~+60℃。
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的光纜,其外護套結構完整,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能夠有效的保護內部結構;在施工過程中,先使用刀具在外護套的各分隔帶處劃開一個口子,然后沿著開口處開剝,不需要使用很大的力氣,不會損傷光纖,外護套開剝時間短,施工效率高。另外,本發明提供的光纜便于光纜的開天窗操作,選定需要處理的位置點,將兩根相鄰分隔帶間的外護套輕輕劃開,然后向兩側拉開操作時所需的距離,即可進行操作;且操作完成后,光纜表面很容易修復,對光纜外觀和性能造成的影響極其小,降低光纜施工和維護的風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光纜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其中1-分隔帶,2-光纖,3-纖膏,4-松套管,5-阻水纜膏,6-中心加強件,7-外護套。?
圖2為本發明光纜的縱截面結構示意圖,其中4-松套管,6-加強件,7-外護套,10-寬單元,11-窄單元。?
圖3內模的剖視圖。
圖4是內模的左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烽火藤倉光通信有限公司,未經南京烽火藤倉光通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5803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