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氣動液壓千斤頂的過渡板及氣動液壓千斤頂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57534.2 | 申請日: | 2013-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664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彭雙喜 | 申請(專利權)人: | 衡陽市錦泰工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F3/24 | 分類號: | B66F3/24;B66F3/25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專利事務所 43008 | 代理人: | 趙洪;鐘聲 |
| 地址: | 421007 ***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氣動液壓 千斤頂 過渡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主要涉及液壓千斤頂領域,特指一種用于氣動液壓千斤頂的過渡板及氣動液壓千斤頂。
背景技術
氣動液壓千斤頂一般包括頂升油缸、油箱、過渡板和氣動助力器,油箱通過過渡板上的供油油路與頂升油缸相連、并通過連接于供油油路上的氣動助力器將液壓油泵入頂升油缸。其過渡板一般設置有三個單向閥,包括依次設于供油油路上的第一單向閥和第二單向閥,設于卸壓油路上的卸壓單向閥。第一單向閥和第二單向閥隨氣動助力器工作,控制液壓油流動方向,第二單向閥和卸壓單向閥對頂升油缸起密封保壓作用,卸壓單向閥同時起卸壓閥作用。氣動助力器工作時,液壓油經第一單向閥和第二單向閥進入頂升油缸使千斤頂上升;靜止狀態時,第二單向閥和卸壓單向閥密封保壓;卸壓時,通過卸壓控制組件將卸壓單向閥打開,頂升油缸中的液壓油經卸壓單向閥流回油箱,千斤頂下降。
現有過渡板上的卸壓單向閥大多呈水平布置(即卸壓單向閥的卸壓閥體通道水平布置),由于液壓油在循環使用后會帶走油路管道及頂升油缸中磨損掉的金屬顆粒和微塵,當液壓油流經水平布置的卸壓單向閥時,在重力作用下金屬顆粒和微塵會沉淀在水平的卸壓閥體通道中,影響卸壓單向閥的密封性能,產生泄漏。由于卸壓單向閥起密封保壓作用,因此卸壓單向閥產生泄漏時將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卸壓控制組件主要由卸壓頂桿和卸壓活塞組成,卸壓時,卸壓活塞在壓縮空氣的推動下帶動卸壓頂桿將卸壓單向閥頂開。卸壓單向閥被頂開后,液壓油從卸壓頂桿與卸壓閥體通道的卸壓孔之間的間隙回流至油箱。目前,卸壓頂桿穿入卸壓孔的頂推端的直徑一般為2.5mm,卸壓孔的直徑為5mm,兩者的橫截面積之差為17.2mm2,千斤頂在載荷情況下卸壓,下降速度過快,載荷有傾覆的危險,特別是重載汽車下降過快時會有爆胎的危險;而且頂推端直徑為2.5mm的卸壓頂桿強度不夠,反復使用后容易彎曲變形,需要經常更換。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安全可靠的用于氣動液壓千斤頂的過渡板及氣動液壓千斤頂。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氣動液壓千斤頂的過渡板,包括過渡板本體,所述過渡板本體上設有連通千斤頂油箱和頂升油缸的供油油路,所述供油油路連接一回流至油箱的卸壓油路,所述卸壓油路上設有只能沿油箱至頂升油缸方向單向打開的卸壓單向閥,所述卸壓單向閥包括設于卸壓油路上的豎直布置的卸壓閥體通道。
作為本發明過渡板的進一步改進:
所述卸壓閥體通道包括安裝孔和位于安裝孔上方的卸壓孔,所述卸壓孔的直徑小于安裝孔的直徑。
所述卸壓單向閥還包括位于安裝孔中的壓縮彈簧和鋼球,所述鋼球位于壓縮彈簧與卸壓孔之間,所述鋼球通過壓縮彈簧的壓緊力與卸壓孔的底部開口密封配合。
所述過渡板本體上還設有用于控制卸壓單向閥啟閉的卸壓控制組件,所述卸壓控制組件包括用于穿過卸壓孔頂推鋼球的卸壓頂桿。
所述卸壓頂桿穿過卸壓孔的頂推端的直徑d為5mm~5.5mm。
所述卸壓頂桿頂推端的橫截面積與卸壓孔的橫截面積之差為4mm2~4.5mm2。
所述卸壓控制組件還包括與卸壓頂桿相連的卸壓活塞,所述卸壓活塞滑設于過渡板本體上開設的活塞孔中,所述卸壓活塞孔通過活塞蓋封閉,所述活塞蓋上設有用于向卸壓活塞孔內通入壓縮空氣的通氣孔。
所述供油油路上設有用于連接氣動助力器的氣泵接口。
所述供油油路上沿供油方向依次設有第一單向閥和第二單向閥,所述第二單向閥包括設于供油油路上的豎直布置的第二閥體通道。
一種氣動液壓千斤頂,包括頂升油缸、油箱、氣動助力器和上述的過渡板,所述油箱通過過渡板上的供油油路與頂升油缸相連,并通過連接于所述供油油路上的氣動助力器將液壓油泵入頂升油缸。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衡陽市錦泰工具有限公司,未經衡陽市錦泰工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5753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一次成型的后視鏡前框模具
- 下一篇:一種新型羅拉皮圈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