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中部水網地區面源污染的攔控系統及其構建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57438.8 | 申請日: | 2013-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668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胡將軍;余芃飛;霍子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B09B3/00;C05F9/02;C05F17/02 |
| 代理公司: | 武漢科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溫珊姍;沈林華 |
| 地址: | 430072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中部 水網 地區 污染 系統 及其 構建 方法 | ||
1.一種中部水網地區面源污染的攔控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前端收集分流系統、污水中段攔截處理系統、污水末端處置回用系統和固形物無害資源化系統,所述污水中段攔截處理系統和污水末端處置回用系統共同構成面源污水復合攔控濕地群落;
所述污水前端收集分流系統,包括攔截支渠系統,在不同攔截支渠的交匯點處構筑有雨污分流井;所述雨污分流井包括井體、喉管和溢流堰,通過喉管的流量限制和溢流堰的引流作用實現初期暴雨的有效分離;
所述污水中段攔截處理系統,包括生態干渠、厭氧水解預處理池、由土地滲濾和人工濕地組成的土地-濕地深度處理系統依次相連通,所述生態干渠、土地-濕地深度處理系統以及村落范圍內的防洪灌溉渠的沿岸均設置植物緩沖籬,所述生態干渠、厭氧水解預處理池、土地-濕地深度處理系統分別和溢流跌水壩相連通;
所述污水末端處置回用系統,包括回用分流堰、廢棄-回用水儲存塘渠網和濱岸生態邊坡,所述回用分流堰的出水口分別和廢棄-回用水儲存塘渠網、濱岸生態邊坡相連;
所述固形物無害資源化系統,包括村落垃圾收集系統、化糞池和高溫堆肥釜及垃圾清理配套設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部水網地區面源污染的攔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攔截支渠系統包括村落支渠網絡和農田支渠網絡,利用現有村落門前屋后的溝渠系統和農田菜地排灌溝渠,將土溝、草溝、暗管、涵洞、硬化溝渠連接成樹狀的攔截支渠系統,利用自然落差將洗滌用水、禽畜養殖廢水、含化肥農田尾水和雨水引向地勢較低的污水中段攔截處理系統的生態干渠。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部水網地區面源污染的攔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態干渠為按照地勢分為多段水平的溝渠階梯式單元,每個單元內錯雜布設內填鋼渣的氮磷攔截箱。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部水網地區面源污染的攔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廢棄-回用水儲存塘渠網,為村落中的廢置塘渠和待修復污染塘渠改造而成,利用原有溝渠和水道將其連接成網并整體接入污水中段攔截處理系統。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部水網地區面源污染的攔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濱岸生態邊坡,包括多級碎石格籠,濱岸生態邊坡表面還種植有邊坡植物。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部水網地區面源污染的攔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中段攔截處理系統和污水末端處置回用系統同防洪灌溉渠一同構成水網地區面源污水復合攔控濕地群落,即污水中段攔截處理系統的生態干渠、土地-濕地深度處理系統和污水末端處置回用系統的廢棄-回用水儲存塘渠網、防洪灌溉渠以及村落中其他水體共同構成連片的面源污水復合攔控濕地群落。
7.如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中部水網地區面源污染的攔控系統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驟:
(1)對村落現有溝渠塘池進行清整和疏通,在保留現有設施的基礎上建設攔截支渠并將雨污分流井與防洪灌溉渠聯通,構成前端收集分流系統;
(2)挑選村灣的低洼空地建設中段攔截處理系統,依次建設生態干渠、厭氧水解池和土地-濕地處理系統;
(3)在村灣污水匯流點修筑回用分流堰,并將村灣范圍內現有塘渠進行連接和清整,與回用分流堰、農田菜地聯通,沿受納水體沿岸建設生態邊坡,并將其分別與防洪灌溉渠、農田菜地、回用分流堰連接形成末端處置回用系統;
(4)將以上前端收集分流系統、中段攔截處理系統和末端處置回用系統的污水處理單元進行連接、強化并設置植物緩沖籬,經過一段時間的培植使中段攔截處理系統與末端處置回用系統和防洪灌溉渠、農田菜地共同構成復合攔控濕地群落;
(5)對村灣現有垃圾進行徹底清理,改造并新建化糞池和高溫堆肥釜,設置垃圾堆肥-回田-轉運-清理機制,建立固形物無害資源化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大學,未經武漢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57438.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