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雙回路電纜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456333.0 | 申請日: | 2013-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176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15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曉穎;卞斌;吳迪;仇天驕;馬學良;秦強;王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wǎng)公司;國網(wǎng)北京市電力公司;北京電力經(jīng)濟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1B7/30 | 分類號: | H01B7/30;H01B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吳貴明;張永明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回路 電纜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電力傳輸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雙回路電纜。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的不斷建設和發(fā)展,架空輸電線路的方案正在逐漸被淘汰。一方面,由于城鎮(zhèn)市區(qū)電力需求越來越大,進入市區(qū)的送電回路不斷增加,另一方面,城市建筑物的密度也在增加,造成架空輸電線路路徑變得困難,因此地下電力電纜逐漸代替架空輸電線路。
高壓可超高壓電纜常常采用單芯結構,其工作電流產(chǎn)生的交變電電場在金屬護套上將產(chǎn)生感應電動勢。若護套兩端直接接地或交叉互聯(lián)接地,三相金屬護套和大地形成回流會產(chǎn)生附加損耗,并降低電纜的壽命和輸送能力。圖1至圖3是現(xiàn)有技術的雙回路電纜的截面示意圖,對于此種在同一個路徑下有多條回路的電纜來說,三相金屬護套和大地形成回流會產(chǎn)生附加損耗、降低電纜的壽命和輸送能力的情況下更嚴重。目前雖然已經(jīng)提出了一些減小雙回路電纜金屬護套環(huán)流的方法,如增大接地電阻,使電纜緊密連接等,但這些方法均有不足之處。如增大接地電阻會在線路發(fā)生單相短路時可能帶來不利影響,不適合用于工程中。使電纜緊密排列只能略微減小護套環(huán)流,而且擁擠的排列還會導致散熱困難,使電纜過熱,大大減小電纜載流量。
針對相關技術中三相金屬護套環(huán)流較大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回路電纜,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電纜的金屬護套環(huán)流較大的問題。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雙回路電纜,包括:第一電纜,具有A1相線,B1相線和C1相線,其中,B1相線橫斷面中心點位于第一中垂線上,第一中垂線為A1相線橫斷面中心點和C1相線橫斷面中心點連線的中垂線,且A1相線橫斷面、B1相線橫斷面和C1相線橫斷面均位于第一平面;以及第二電纜,與第一電纜平行設置,第二電纜具有A2相線,B2相線和C2相線,其中,B2相線橫斷面中心點位于第二中垂線上,第二中垂線為A2相線橫斷面中心點和C2相線橫斷面中心點連線的中垂線,且A2相線橫斷面、B2相線橫斷面和C2相線橫斷面均位于第二平面,并且第二平面與第一平面平行,其中,第一軌跡與第二軌跡相同,第一軌跡為以A2相線橫斷面中心點為起點,經(jīng)B2相線橫斷面中心點,至C2相線橫斷面中心點構成的軌跡,第二軌跡為以C1相線橫斷面中心點為起點,經(jīng)B1相線橫斷面中心點,至A1相線橫斷面中心點構成的軌跡。
進一步地,第二電纜的起始端與第一電纜的起始端均位于第三平面,第二電纜的終止端與第一電纜的終止端均位于第四平面,其中,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均垂直于第一電纜的延伸方向。
進一步地,第一軌跡的形狀為第一直線段,第二軌跡的形狀為第二直線段,且第一直線段與第二直線段平行。
進一步地,第一軌跡首尾相連構成第一等腰三角形,第二軌跡首尾相連構成第二等腰三角形,并且,第一等腰三角形的底邊和第二等腰三角形的底邊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一等腰三角形的頂角朝向與第二等腰三角形的頂角朝向相同。
進一步地,第一等腰三角形和第二等腰三角形均為等邊三角形。
本發(fā)明采用以下結構的雙回路電纜:第一電纜,具有A1相線,B1相線和C1相線,其中,B1相線橫斷面中心點位于第一中垂線上,第一中垂線為A1相線橫斷面中心點和C1相線橫斷面中心點連線的中垂線,且A1相線橫斷面、B1相線橫斷面和C1相線橫斷面均位于第一平面,第二電纜,與第一電纜平行設置,第二電纜具有A2相線,B2相線和C2相線,其中,B2相線橫斷面中心點位于第二中垂線上,第二中垂線為A2相線橫斷面中心點和C2相線橫斷面中心點連線的中垂線,且A2相線橫斷面、B2相線橫斷面和C2相線橫斷面均位于第二平面,并且第二平面與第一平面平行,其中,第一軌跡與第二軌跡相同,第一軌跡為以A2相線橫斷面中心點為起點,經(jīng)B2相線橫斷面中心點,至C2相線橫斷面中心點構成的軌跡,第二軌跡為以C1相線橫斷面中心點為起點,經(jīng)B1相線橫斷面中心點,至A1相線橫斷面中心點構成的軌跡。通過設置第一電纜與第二電纜相互平行且具有相同的起點和終點且使第一電纜與第二電纜具有相同的內(nèi)部結構,并將兩條電纜中的各個相線按照特定的相序關系排布,達到了各個相線之間的電磁場相互抵消,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電纜金屬護套環(huán)流較大的問題,進而達到了減小電纜金屬護套環(huán)流,降低附加損耗,延長電纜的壽命的效果。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理解,本發(fā)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現(xiàn)有技術的第一雙回路電纜的截面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wǎng)公司;國網(wǎng)北京市電力公司;北京電力經(jīng)濟技術研究院,未經(jīng)國家電網(wǎng)公司;國網(wǎng)北京市電力公司;北京電力經(jīng)濟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5633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電纜的生產(chǎn)工藝
- 下一篇:鐵電存儲器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