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滾動滑動部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滾動軸承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455934.X | 申請日: | 2013-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105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9 |
| 發明(設計)人: | 吉田亙;木澤克彥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捷太格特 |
| 主分類號: | C21D9/36 | 分類號: | C21D9/36;C21D9/40;C23C8/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金世煜;苗堃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滾動 滑動 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以及 滾動軸承 | ||
本申請基于2012年10月5日提出的日本專利申請2012-222887號主張優先權,包括其說明書、附圖以及摘要,在此引用其全部內容。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滾動滑動部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滾動軸承。
背景技術
用于產業機械等的大型軸承用的滾動滑動部件中,為了確保必要的強度,需要淬透性大的材料。另外,例如對于鋼鐵設備中的軋制機用軸承等而言,因為使用環境苛刻,除了要求提高對碰撞荷重等的耐破損性,還要求提高在由軋制水的浸入等而容易產生放置銹的環境等下的耐腐蝕性等以及提高軸承部件的轉動疲勞壽命。近年來由于這些大型軸承部件的長壽命化要求的提高,所以通過添加硅、鎳、鉻、鉬等元素來希望提高轉動疲勞壽命(例如,參照日本特開2005-154784號公報、日本特開2007-77422號公報)。
但是,由于上述鋼材含有大量稀有金屬鎳、鉬等,所以昂貴,存在引起滾動軸承的制造成本增大的缺點。另一方面,考慮使用不含鎳和鉬的鋼材,但此時軸承部件的耐破損性有下降的趨勢。因此,新的要求是開發出能夠廉價地制造且耐腐蝕性和耐破損性優異,即使在容易生銹的環境下也能夠確保充分的壽命的軸承部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耐腐蝕性和耐破損性優異且即使在容易生銹的環境下也能夠確保充分的壽命的滾動滑動部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滾動軸承。
本發明的一個方式的滾動滑動部件的構成上的特征在于,是由如下鋼材得到且對所述鋼材實施了有效硬化層深度成為1.5~8mm的碳氮共滲處理的母材所形成的,并且,具有在對應部件之間相對地進行滾動接觸、滑動接觸或包括該兩種接觸的接觸的滾動滑動面;所述鋼材含有0.16~0.19質量%的碳、0.15~0.35質量%的硅、0.20~1.55質量%的錳以及2.5~3.2質量%的鉻,剩余部分為鐵和不可避免的雜質,含有作為不可避免的雜質的鎳0.01~0.2質量%,含有作為不可避免的雜質的鉬0.001質量%以上且小于0.15質量%,且式(I)表示的淬透性指數在5.4以上,
XC·XSi·XMn·XCr·XNi·XMo??(I)
[式中,XC是0.5346×碳含量(質量%)+0.0004,XSi是0.7×硅含量(質量%)+1,錳含量為0.20質量%以上且小于1.25質量%時的XMn是3.3844×錳含量(質量%)+0.9826,錳含量為1.25質量%~1.55質量%時的XMn是5.1×錳含量(質量%)-1.12,XCr是2.1596×鉻含量(質量%)+1.0003,XNi是0.382×鎳含量(質量%)+0.99,XMo是3×鉬含量(質量%)+1];并且,從上述滾動滑動面的表面到0.05mm為止的范圍的表面層中的碳含量是0.8~1.2質量%,從上述滾動滑動面的表面到0.05mm為止的范圍的表面層中的氮含量是0.05~0.4質量%,距離上述表面0.1mm深的位置上的維氏硬度是690~800,距離上述表面0.1mm深的位置上的殘余奧氏體量是15~40體積%,距離上述表面0.03mm深的位置上的碳化物面積率是1.5~8%,位于形成有上述滾動滑動面的部分的軸方向長度中央且位于厚度方向中央的部分的維氏硬度是300~510,位于形成有上述滾動滑動面的部分的軸方向長度中央且位于厚度方向中央的部分的馬氏體相變率是50~100%。
附圖說明
結合以下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由此,本發明的上述和下述特征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清楚,其中,相同附圖標記代表相同要素。
圖1是表示作為具有本發明一個實施方式的滾動滑動部件的滾動軸承的、雙列圓錐滾子軸承裝置的主要部分截面圖。
圖2是表示作為本發明一個實施方式的滾動滑動部件的外輪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圖。
圖3是表示實施例1的熱處理條件[表1所示的條件(A)]的線圖。
圖4是表示比較例1和5的熱處理條件[表2所示的條件(B)]的線圖。
圖5是表示比較例2和3的熱處理條件[表2所示的條件(C)]的線圖。
圖6是表示比較例4的熱處理條件[表2所示的條件(D)]的線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捷太格特,未經株式會社捷太格特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5593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