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快速拆裝塑料平面模板及其拼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53417.9 | 申請日: | 2013-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700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德福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德福 |
| 主分類號: | E04G9/08 | 分類號: | E04G9/08;E04G17/02;E04G19/00;E04G21/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學俊 |
| 地址: | 350209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快速 拆裝 塑料 平面 模板 及其 拼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筑施工模板,特別是一種快速拆裝塑料平面模板及其拼接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建筑施工模板一般采用木模板或鋼模板,其中木模板存在強度弱、遇水后變形大、易腐蝕、易受潮、木材資源消耗量大及無回收價值等缺點,安裝操作工序多,需要使用大量的鐵釘,拼接速度較慢且容易爆模,澆筑后表面粗糙,不利于后期粉刷,拆模后接縫處會有非常明顯的漏漿,容易產生錯層,施工成本高且效果差;鋼板存在易銹蝕、成本高等缺點,鋼板笨重、拼接速度慢且比較危險,在使用過程中需要較多的輔助機具,施工麻煩,使用后模板面常易磕變形,重復用時還需要修復,工作量大。雖然市場上也出現了塑料模板,但是現在的塑料模板均采用獨立的卡扣緊固連接,拼接工作量大、效率低且卡扣緊固件四處散落嚴重、容易丟失,大大增加了施工成本;拆模時需要使用強力從側部撬開,塑料模板邊緣容易出現缺口且表面容易損壞,損壞率非常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做出改進,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拆裝工作量小、拆裝效率高、拆模時無需撬敲打、容易快速拆模、拆模損壞極低、具有回收價值、大量節約木材資源且成本較低的快速拆裝塑料平面模板及其拼接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快速拆裝塑料平面模板,包括面板,所述面板上設置有多個多功能預留孔,所述面板背面沿四周邊緣設置有一個或多個快速夾頭,其中任意一對平行兩邊緣處的快速夾頭相互錯開,任意一邊緣處設置有與相平行邊緣處快速夾頭正對的被夾構件。
在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快速夾頭包括手柄和拉鉤,所述手柄的一端鉸接于面板背面的鉸接座上,所述拉鉤的一端鉸接于手柄的鉸接端部,所述拉鉤的另一端具有彎鉤。
在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被夾構件為鉤銷。
在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面板上還設置有一個或多個脫模頂桿孔,所述面板背面對應脫模頂桿孔的相對位置設置有脫模機構。
在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脫模機構包括操作柄、彈簧座和安裝在彈簧座上的頂桿,所述操作柄鉸接于面板背面的鉸接座上,所述操作柄的短臂端頂住鉸接座內的彈簧座,所述彈簧座和面板背面之間設置有套設在頂桿上的彈簧。
在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脫模頂桿孔的開口為喇叭口,所述頂桿的一端具有與喇叭口密封配合的凸緣。
在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面板背面設置有位于四周邊緣的裙板和位于裙板內的筋板,所述裙板上均勻設置有一個或多個銷孔。
在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面板的標準尺寸為1000mm×500mm。
同時,本發明還提供相應的一種快速拆裝塑料平面模板的拼接方法,包括多塊如上所述的快速拆裝塑料平面模板,所述模板兩兩之間通過其中一模板的快速夾頭和被夾構件分別對應連接另一模板的被夾構件和快速夾頭。
在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快速夾頭包括手柄和拉鉤,所述手柄的一端鉸接于面板背面的鉸接座上,所述拉鉤的一端鉸接于手柄的鉸接端部,所述拉鉤的另一端具有彎鉤,所述被夾構件為鉤銷;當相鄰的兩塊模板拼接時,先將手柄壓向鉤銷使得快速夾頭的拉鉤勾住鉤銷,再將手柄反向壓到底即可固定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該快速拆裝塑料平面模板可以通過快速夾頭和被夾構件與相鄰的模板快速、穩定、可靠拼接,不需要鐵釘,節能環保,無需專業技術工人,拆模后無需修整,大大降低了工作量、縮短了施工期和減少了施工成本;強度高,不會爆模,成型表面精細,尺寸誤差小,接縫好,施工效果好;具有質量輕便、安全可靠、拆裝容易、可重復使用、適應性廣等優點。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快速拆裝塑料平面模板的背面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左視圖。
圖3為圖1的俯視圖。
圖4為圖1中A-A處的剖視圖。
圖5為圖1中B-B處的剖視圖。
圖6為圖1中C-C處的剖視圖。
圖7為塑料扣堵住多功能預留孔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快速夾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被夾構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脫模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11為一模板的快速夾頭連接另一模板的被夾構件的初始狀態圖。
圖12為一模板的快速夾頭連接另一模板的被夾構件的中間狀態圖。
圖13為一模板的快速夾頭連接另一模板的被夾構件的最終狀態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德福,未經李德福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53417.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