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頻譜聚合的數據發送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52502.3 | 申請日: | 2013-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1885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4 |
| 發明(設計)人: | 夏樹強;戴博;梁春麗;楊維維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5/00 | 分類號: | H04L5/00;H04L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蔣雅潔;張穎玲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頻譜 聚合 數據 發送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頻譜聚合的數據發送方法及裝置,下行聚合多個不同類型小區時,該方法包括:將所述多個小區的下行混合自動請求重傳HARQ信息集中在多個小區中的一個TDD小區對應的上行子幀發送;所述TDD小區為主小區,其它小區為輔小區,設主小區的上行?下行配置為配置X,X∈{0,1,2,3,4,5,6};在每個FDD小區上為UE配置下行子幀,使網絡只在所配置的下行子幀,才能發送針對所述UE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UE則在所配置的下行子幀上檢測及接收所述PDCCH/PDSCH。采用本發明,在TDD和FDD一起聚合時發送數據,既能充分有效的利用TDD和FDD資源,又有利于現有基站和終端的實現。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技術,尤其涉及一種頻譜聚合的數據發送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長期演進(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統與高級長期研究(LTE-A,LTE-Advanced)系統中的無線幀(radio frame)包括頻分雙工(FDD,Frequency DivisionDuplex)模式和時分雙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模式的幀結構。圖1為現有LTE/LTE-A FDD系統中幀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一個10毫秒(ms)的無線幀由二十個長度為0.5ms,編號0~19的時隙(slot)組成,時隙2i和2i+1組成長度為1ms的子幀(subframe)i。
圖2為現有LTE/LTE-A TDD系統中幀結構示意圖,一個10ms的無線幀由兩個長為5ms的半幀(half frame)組成,一個半幀包括5個長度為1ms的子幀,子幀i定義為2個長為0.5ms的時隙2i和2i+1。其支持的上下行配置如表1所示:
表1
其中,對一個無線幀中的每個子幀,“D”表示專用于下行傳輸的子幀,“U”表示專用于上行傳輸的子幀,“S”表示特殊子幀,它包含下行導頻時隙(DwPTS,Downlink Pilot TimeSlot),保護間隔(GP,Guard Period)和上行導頻時隙(UpPTS,Uplink Pilot Time Slot)三部分。
在上述兩種幀結構里,對于標準循環前綴(Normal Cyclic Prefix),一個時隙包含7個長度為66.7微秒(us)的符號,其中第一個符號的CP長度為5.21us,其余6個符號的CP長度為4.69us;對于擴展循環前綴(Extended CP,Extended Cyclic Prefix),一個時隙包含6個符號,所有符號的CP長度均為16.67us。
LTE/LTE系統中,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過程是指:當基站或者終端有數據需要傳輸時,基站通過下行信令發送數據分配傳輸時所需的信息,如資源分配信息等等。發送端根據這些信息發送數據,同時將數據保存在自己的緩存器中,以便進行重傳,當接收端接受到數據之后進行檢測,如果數據被正確接收,則發送確認(ACK,Acknowledged)給發送端,發送端接收到ACK之后清空這次傳輸所使用的緩沖存儲器,結束本次傳輸。如果數據沒有被正確接收,則發送未確認(NACK,Non-acknowledged)給發送端,并將沒有正確接收的分組保存在接收端的緩沖存儲器中,發送在接收到NACK信息之后,從自己的緩沖存儲器中提出數據,并在相應的子幀及相應的頻域位置上使用特定的分組格式進行重傳。接收端在接收到重傳分組之后,與前面沒有正確接收的分子進行合并,再一次進行檢測,然后重復上述過程,直到數據被正確接收或傳輸次數超過最大傳輸次數門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5250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