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鋰離子電池用鎳錳酸鋰正極材料的改性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452395.4 | 申請日: | 2013-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746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郅曉科;葉學海;劉紅光;何愛珍;章甦;趙楨;時潔;王旭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505 | 分類號: | H01M4/505;H01M4/52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1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鋰離子電池 用鎳錳酸鋰 正極 材料 改性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化學電源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鎳錳酸鋰正極材料的表面包覆改性方法。
背景技術
尖晶石型鎳錳酸鋰(LiNi0.5Mn1.5O4)正極材料是目前研究較多的高能量密度正極材料之一。其放電電壓平臺4.7V,比錳酸鋰約高20%,可逆容量可達130mAh/g(理論147mAh/g),同樣比錳酸鋰約高20%,由此具有比錳酸鋰更高的能量密度,更為關鍵的是,結構有序的鎳錳酸鋰中Mn全部是+4價,杜絕了引起的歧化反應和楊-泰勒效應,循環性能和高倍率放電性能優良,由此被認為是未來錳酸鋰的強力替代者,可廣泛應用于電動汽車領域。
但是鎳錳酸鋰充放電過程中,電壓高達5V左右,使得在電極表面的電解液不停地被氧化分解,消耗活性物質中的Li+,造成有效鋰越來越少,容量嚴重衰減。另外,在制備鎳錳酸鋰過程中,由于高溫以及混料的影響,造成尖晶石結構氧缺陷也會導致材料容量衰減。此現象在高溫固相法中尤其嚴重,當溫度高于650℃時,氧缺陷非常嚴重,材料中存在大量Mn3+,循環過程中仍存在錳的溶解現象,尤其是高溫充放電時,錳的溶解相當嚴重,電化學性能惡化。
為了改善鎳錳酸鋰的循環性能,一般對鎳錳酸鋰進行表面包覆改性,以阻斷活性物質與電解液的直接接觸并抑制Mn3+的溶解。現有包覆改性技術一般采用氧化鋅、氧化鋁、二氧化硅、氟化鋁等物質作為包覆劑,但是這些物質大多屬于半導體或絕緣體,包覆以后會影響材料整體的電子導電率。而且現有技術一般采用液相沉淀技術,在材料表面包覆一層氫氧化物或氟化物后再高溫焙燒,完成對材料的包覆改性,工藝復雜,控制點多,而且很難實現對材料的均勻完整包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鋰離子電池用鎳錳酸鋰正極材料的聚吡咯包覆改性方法。具體為:
一種鋰離子電池用鎳錳酸鋰正極材料的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鎳錳酸鋰和表面改性劑加入到水中并超聲分散10-20min,然后加入氧化劑超聲5-15min,再逐滴加入濃度為0.1-0.5mol/L的吡咯乙醇溶液,滴加完畢后繼續超聲5-15min,靜止老化1-3h,抽濾、洗滌、80-100℃干燥后即得聚吡咯包覆改性的鎳錳酸鋰正極材料,其中聚吡咯包覆量為材料總質量的0.5-5%。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表面改性劑、氧化劑和吡咯的摩爾比為(0.5~2):1:1。
上述表面改性劑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或十二烷基硫酸鈉,上述氧化劑為過硫酸銨或氯化鐵。
本發明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1.吡咯在鎳錳酸鋰表面發生原位聚合反應,可實現對材料的均勻完整包覆,而且聚吡咯是一種性能優良的導電聚合物材料,具有電子導電率高、結構穩定等特點,比較適合作為電池材料的包覆改性材料;而且本發明采用原位聚合技術,實現聚吡咯對鎳錳酸鋰正極材料的均勻包覆,包覆改性后材料的導電率高,電化學性能優異。
2.超聲的引入一方面可以使正極材料在反應體系中得到充分分散,另一方面超聲的空化作用也可以改變反應體系的化學反應活性,有利于吡咯聚合反應速度的提升。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制備的鎳錳酸鋰復合正極材料的1C首次充放電曲線;
圖2是實施例1制備的鎳錳酸鋰復合正極材料的1C循環性能曲線。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詳細描述,下述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但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的實施范圍。
實施例1:將10g鎳錳酸鋰和0.015mol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加入到水中并超聲分散10min,然后加入0.015mol的過硫酸銨超聲10min,再逐滴加入150ml濃度為0.1mol/L的吡咯乙醇溶液,滴加完畢后繼續超聲5min,靜止老化1h,抽濾、洗滌、80℃干燥后即得聚吡咯包覆量為1%的鎳錳酸鋰復合正極材料。其扣式電池的1C首次放電容量129.8mAh/g(圖1),循環100次容量保持率100.7%(圖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5239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平面瓦體推力瓦錫基軸承合金離心澆鑄技術的工裝模具
- 下一篇:泡泡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