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芳綸Ⅲ/聚乙烯醇共混氣體分離膜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52094.1 | 申請日: | 2013-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372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9 |
| 發明(設計)人: | 胡繼文;吳艷;胡盛逾;涂園園;劉峰;劉國軍;林樹東;楊洋;苗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廣州化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01D71/56 | 分類號: | B01D71/56;B01D67/00;B01D53/2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暉 |
| 地址: | 510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聚乙烯醇 氣體 分離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芳綸Ⅲ/聚乙烯醇共混氣體分離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具體步驟:
把芳綸Ⅲ溶解于有機溶劑中,加入助劑和強堿,加熱攪拌至均勻,再加入聚乙烯醇,攪拌形成鑄膜液;把鑄膜液刮涂成膜,蒸發溶劑后,放入凝膠浴中,得到凝膠膜,經熱處理后,得到超薄、高強度芳綸Ⅲ/聚乙烯醇共混氣體分離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芳綸Ⅲ/聚乙烯醇共混氣體分離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機溶劑指強極性有機溶劑;所述的助劑指堿金屬鹽;所述的強堿指無機堿和有機堿中的至少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芳綸Ⅲ/聚乙烯醇共混氣體分離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醇為中粘度型聚乙烯醇和高粘度型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芳綸Ⅲ/聚乙烯醇共混氣體分離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芳綸Ⅲ、聚乙烯醇、有機溶劑、強堿和助劑的質量比為(5~10):(0.2~10):(100~150):(5~15):(0~1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芳綸Ⅲ/聚乙烯醇共混氣體分離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攪拌指在20~50℃下攪拌2~10天至溶液均一。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芳綸Ⅲ/聚乙烯醇共混氣體分離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涂成膜的膜厚度為100~500um;所述蒸發溶劑的條件為50~120℃下揮發5~10min;所述的凝膠浴的組成為乙醇/蒸餾水、甲醇/蒸餾水或者蒸餾水。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芳綸Ⅲ/聚乙烯醇共混氣體分離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熱處理指在70~180℃烘干。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芳綸Ⅲ/聚乙烯醇共混氣體分離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機溶劑指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亞砜、N-甲基吡咯烷酮和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的助劑指氯化鋰和氯化鈣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的強堿指KOH、NaOH、KH、NaH、叔丁醇鉀和乙醇鈉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的聚乙烯醇指PVA-1799、PVA-1788和PVA-2499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的凝膠浴為蒸餾水。
9.一種芳綸Ⅲ/聚乙烯醇共混氣體分離膜,其特征在于:根據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芳綸Ⅲ/聚乙烯醇共混氣體分離膜的制備方法制備得到。
10.權利要求9所述的芳綸Ⅲ/聚乙烯醇共混氣體分離膜在氣體分離中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廣州化學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廣州化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5209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IC封裝用無鹵環氧樹脂組合物
- 下一篇:一種疏水復合膜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