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鈦合金與鎳基高溫合金的電弧焊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51772.2 | 申請日: | 2013-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648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亞江;王娟;張永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3K9/16 | 分類號: | B23K9/16;B23K9/10;B23K35/22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鵬 |
| 地址: | 250061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鈦合金 高溫 合金 電弧焊 工藝 | ||
1.一種鈦合金與鎳基高溫合金的電弧焊工藝,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驟:
(1)清理鈦合金和鎳基合金表面;
(2)坡口處理;
(3)焊前預熱并通惰性氣體保護;
(4)采用逆變直流電弧焊機進行焊接,焊接工藝參數為:直流反接,焊接電流60A~120A,焊接電壓24V~25V,焊接熱輸入4kJ/cm~10kJ/cm;焊接之前先對鈦合金與鎳基合金接頭處進行點固焊,所用點固焊參數與正式焊接時相同;
采用堿性低氫型Cr25-Ni13-Mo焊條;
焊接過程中的焊接電弧偏向鎳合金一側,降低鈦合金母材熔合比,減少焊縫中的脆性金屬間化合物,提高焊接接頭抗裂性能;整個焊接過程在惰性氣體保護中進行,接頭背面同時充氬氣保護;
(5)焊接完成后,將被焊接工件放置在溫度保持在300℃的箱式烘箱中,緩慢冷卻。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鈦合金與鎳基高溫合金的電弧焊工藝,其特征是,所述步驟(1)中,鈦合金和鎳基合金表面的清理方法是:用砂紙將鈦合金和鎳基合金表面打磨干凈,使其露出金屬光澤;或將待焊工件置于酸洗液中浸泡15min~20min,然后以清水將待工件表面洗凈;所述酸洗液是指常規濃度的稀硫酸,或常規濃度的稀鹽酸,或二者以體積比1∶2的比例相混合的混合溶液;所述常規濃度的稀硫酸為體積分數98%的濃硫酸與水以1:4體積比混合,所述常規濃度的稀鹽酸為體積分數36%的鹽酸與水以1:3的體積比混合。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鈦合金與鎳基高溫合金的電弧焊工藝,其特征是,所述步驟(2)中的厚度6mm以上的板材對接焊接頭處開單面50°~60°坡口,是指鈦合金板和鎳基合金板接頭處分別開單面20°~30°坡口。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鈦合金與鎳基高溫合金的電弧焊工藝,其特征是,所述步驟(3)中的預熱是采用箱式烘箱對工件進行預熱;將預熱后的鈦合金和鎳基合金工件放置在保護拖罩內,通惰性氣體Ar氣保護,是將流量為12L/min~20L/min的純Ar氣通入保護罩內。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鈦合金與鎳基高溫合金的電弧焊工藝,其特征是,所述步驟(4)中,所述堿性低氫型焊條的熔覆金屬化學成分為:C0.08%~0.14%,Cr22%~25%,Ni12%~14%,Mn0.5%~2.5%,Si0.5%~0.8%,Mo2.0%~3.0%,Cu0.35%~0.65%,余為Fe,以質量百分比計。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鈦合金與鎳基高溫合金的電弧焊工藝,其特征是,所述步驟(4)中;焊接過程在Ar惰性氣體保護拖罩中進行,保護拖罩的長度為300mm~500mm,寬度200mm~300mm,保護拖罩的四角圓滑過渡。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鈦合金與鎳基高溫合金的電弧焊工藝,其特征是,所述步驟(4)中,采用接頭背面帶有通氬氣槽的紫銅墊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大學,未經山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51772.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