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雙層玻璃水幕墻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449882.5 | 申請日: | 2013-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414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9 |
| 發(fā)明(設計)人: | 馮勁梅;王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應用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E04B2/88 | 分類號: | E04B2/88;B05B17/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領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陳貞健 |
| 地址: | 20023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層 玻璃水 幕墻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建筑裝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幕墻。
背景技術
水幕墻是一種利用水分子的原理和物理力學原理制成的建筑結構,通過減緩水流速度,達到克服流水的噪音的效果的同時給人以藝術美感,常用于室內外裝潢。傳統的玻璃幕墻結構容易在封閉環(huán)境中形成溫室效應,雖然可以通過改變幕墻結構的外觀特點來達到降低溫室效應的效果,但是卻會帶給室內空調系統較高的運作負荷,不利于建筑節(jié)能。
現有技術中,申請?zhí)枮?00420097235.9的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水幕墻,降低玻璃幕墻的光污染,減少熱島效應,降低室內的陽光溫度,清潔玻璃幕墻,增添大廈外部景觀,但是該實用新型沒有設置智能控制裝置,往往會造成實際工作時不必要的開啟以及水泵等設備能耗的無謂增加。申請?zhí)枮?1250007.0的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玻璃水幕墻,具有比玻璃幕墻更好地觀賞效果,但是該實用新型內設有潑水裝置,不利于節(jié)水,同時在節(jié)能降溫效果上低于水霧。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層玻璃水幕墻,解決以上技術問題。
本發(fā)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雙層玻璃水幕墻,包括由玻璃制成的外幕墻和內幕墻,所述外幕墻的表面與所述內幕墻的表面之間間隔一定距離后通過一框架連接內、外幕墻的邊框,使得內、外幕墻之間存在一密閉空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幕墻與所述內幕墻之間設有噴霧裝置,所述噴霧裝置設有復數個噴嘴,所述噴霧裝置將液體水霧化后成為霧狀噴灑到內外幕墻之間,以便通過霧狀水體吸收外界熱、光污染,降低進入室內的熱量。
本發(fā)明通過在內外幕墻之間設置噴霧裝置,將外部給水霧化后,通過霧狀水體的汽化效應帶走進入室內的熱量,改善室內由于玻璃幕墻造成的熱島效應,以此降低室內溫度。
所述噴霧裝置連接一給水系統,所述給水系統包括給水管、水泵和集水池,所述給水管的一端連接所述噴霧裝置,另一端連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所述水泵的入水口連接所述集水池,所述集水池連接外部供水源。
所述集水池內設有一水體凈化裝置,通過所述水體凈化裝置將水中的顆粒狀雜質濾除,防止在水循環(huán)過程中堵塞后道給水系統。
所述水體凈化裝置優(yōu)選采用一由過濾網和電子除垢器組成的水體凈化裝置。
所述內外幕墻之間空隙的底部設有一用于收集液體水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一端閉口,另一端通過一回水管連接所述集水池,以便將收集的液體水回送至集水池后進行再利用。
所述集水槽與水平面呈一5°傾角后傾斜設置于所述內外幕墻之間空隙的底部,所述集水槽的閉口端高于連接所述回水管的一端。
所述噴霧裝置設置于所述集水槽的上方。
還包括一控制模塊,所述水泵的控制端連接所述控制模塊,通過控制模塊控制水泵的啟閉。
還包括一用于檢測室內溫度的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設置于所述內幕墻面向室內的表面上;
所述溫度傳感器連接所述控制模塊,以便將檢測結果反饋給所述控制模塊,控制模塊根據接收到的溫度檢測結果判斷是否開啟所述噴霧裝置。
所述內幕墻上設有一用于向室內排出水蒸氣的內排氣閥,所述內排氣閥的控制端連接所述控制模塊,通過所述控制模塊控制所述內排氣閥的啟閉。
所述外幕墻上設有一用于向室外排出水蒸氣的外排氣閥,所述外排氣閥的控制端連接所述控制模塊,通過所述控制模塊控制所述外排氣閥的啟閉。
還包括一濕度傳感器,所述濕度傳感器設置于所述內幕墻面向室內的表面上,所述濕度傳感器連接所述控制模塊,以便將室內濕度檢測結果反饋給所述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根據檢測結果判斷是否開啟內排氣閥或者外排氣閥,以便水蒸氣能夠從內外幕墻之間的空隙中排向室內,以便增加室內濕度,或者排向室外。
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是當室內溫度過高時,水泵被打開,噴霧裝置將給水轉成霧狀噴向內外幕墻之間,霧狀水體的一部分經過外界陽光的照射汽化成水蒸氣,此時,假如室內濕度合適,則外排氣閥被打開,水蒸氣被排出到室外,假如室內濕度過低,則內排氣閥被打開,以便水蒸氣流入室內后增加室內濕度,水霧在汽化過程中將外界熱量的一部分吸收,使得進入室內的熱量減少,降低室內溫度;另一部分霧狀水體凝結后被集水槽接收后流回集水池,以便進行循環(huán)利用。
本發(fā)明的工作流程是:
1、控制模塊根據溫度傳感器傳回的室內溫度判斷是否達到預設溫度,如果未達到預設溫度,則發(fā)送關閉水泵的控制信號,并繼續(xù)檢測溫度;如果室內溫度大于預設溫度,則控制模塊控制啟動水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應用技術學院,未經上海應用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4988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