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同時提高解析式穩定性和精度的射線彈性參數反演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49851.X | 申請日: | 2013-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16021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3-15 |
| 發明(設計)人: | 段玉順;韓偉;何爭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V1/40 | 分類號: | G01V1/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吳貴明,張永明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同時 提高 解析 穩定性 精度 射線 彈性 參數 反演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油氣田勘探、開發過程中的儲層預測和油氣檢測技術,是一種同時提高解析式穩定性和精度的射線彈性參數反演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疊前彈性反演較多采用的是Connolly(1999)提出的基于Zoeppritz方程近似的、與角度有關的彈性阻抗反演方法(Elastic?Inversion,簡稱EI反演),該方法假設整個地震剖面不同深度上縱、橫波速度比為常數,不符合實際;假設地震波在地層中按照常入射角度傳播;隨著縱波入射角度的增大,EI反演的誤差逐漸增大;在實際應用中彈性阻抗(EI)的幅值隨入射角度變化很大,用的歸一化方法難以控制(Whitcombe,2002;馬勁風,2003),幅值的變化易導致巖性和流體識別的錯誤。王仰華(2003)和馬勁風(2004)分別公開了一種射線路徑彈性阻抗反演方法,將彈性阻抗表示為縱波阻抗和縱橫波速度比的函數關系式,射線彈性阻抗不需要假設縱橫波速度比為常數,也無需進行入射角歸一化處理,但在求解彈性參數時,解析式不穩定,抗噪能力差,因此限制了射線彈性阻抗的實際應用。劉力輝等(2011)對射線彈性阻抗方法進行二項式展開,將射線彈性阻抗表達成縱波阻抗和橫波阻抗的函數,通過誤差推導和試驗分析,在小入射角度(小于25°)的情況下,與射線彈性阻抗方法相比,劉力輝的近似射線彈性阻抗方法在穩定性和抗噪能力方面有所改善,但是在入射角大于25°時,與射線彈性阻抗誤差大于5%,而且隨著入射角的增大誤差越來越大。而對于入射角大于25°的彈性反演,這種方法不能有效區分儲層物性特征。上述射線彈性阻抗反演具有諸多優勢,但都存在解析式不穩定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提高解析式穩定性和抗噪能力,同時提高入射角大于25°的彈性反演的精度,滿足有些地區需要入射角大于25°彈性反演的同時提高解析式穩定性和精度的射線彈性參數反演方法。
本發明通過以下步驟實現:
1)在探區采集地震資料,處理得到地震剖面;
2)在探區井中激發地震縱波和橫波,得到縱波速度、橫波速度數據;
3)在探區測井得到地層密度;
4)選擇標準地震子波或者從井旁地震剖面提取子波,用縱波速度、地層密度合成地震記錄;
所述的標準地震子波是雷克子波或克勞德子波.
5)用合成地震記錄對步驟1)地震剖面進行層位標定,確定目的層段,并拾取地震反射層位;
6)采用下式計算隨入射角變化的射線彈性阻抗合成記錄模型,確定射線彈性阻抗隨入射角變化的類型;
公式中:θ為入射角;α為縱波速度;β為橫波速度;ρ為密度;m為調節系數;REI(θ)為入射角為θ的射線彈性阻抗;
所述的調節系數取2~6。
以上公式是用標準砂巖模型正演測試改進的射線彈性阻抗公式,式中略去了射線彈性阻抗公式的高次項,提高了解析式穩定性;與劉力輝等人提出的方法比較,提高了入射角大于25°的彈性反演的精度。
7)由步驟5)層位標定得到的時深關系,用均勻采樣或者非均勻采樣把測井數據由深度域轉換為時間域;
8)在時間域采用下式由測井數據計算三個入射角對應的射線彈性阻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4985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