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登山鞋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449714.6 | 申請日: | 2013-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194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2 |
| 發明(設計)人: | 朱德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句容市石獅沖壓件廠 |
| 主分類號: | A43B5/00 | 分類號: | A43B5/00;A43C15/02;A43B23/02;A43B7/34;A43B23/07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云 |
| 地址: | 2124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登山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戶外產品,具體涉及一種登山鞋。
背景技術
市場上傳統的登山鞋,功能較少,長期穿著也會是腳部不適,不便于長期在戶外活動。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登山鞋。
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一種登山鞋,包括由鞋底和鞋幫組成的鞋體,所述鞋幫從外到內依次設有防水層、內襯層和棉層,所述防水層上安裝有指南針和導水槽;所述鞋底配有可拆卸的防滑層,防滑層上安裝有若干立體形狀為三棱錐體的防滑凸起。
其中,導水槽的作用是將雨水快速導入地面,避免進入鞋體內。
優選的,所述指南針安裝于鞋幫的前端,也可以安裝于其他便于觀察的位置,如鞋幫面的兩側面;且指南針于通過車縫的方式連接于鞋幫,在行走的過程中指南針不易從鞋體上掉落。
優選的,所述內襯層為尼龍材料制成的內襯層,結實耐用,為了有利于吸汗透氣以及人體腳部的舒適,所述棉層的表面為棉布,也可以是其他柔軟材質的布料,并且棉層的設計還能在劇烈運動時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為了能夠在冬季抵御嚴寒,保護腳部不被凍傷,所述鞋體內部的鞋墊部分設有發熱層。
為了靈活的拆卸防滑層,所述防滑層通過扣卡固定于鞋底,所述導水槽分布于鞋幫的兩側面以及鞋幫的后幫面上;所述防滑凸起的頂點與防滑層的表面的距離為7~10mm,例如最優的可以是8mm,這樣的高度既能夠起到較好的抓地、防滑作用,又不會因為太高使鞋子陷入地面,不易行走。
其中,所述防滑凸起與防滑層之間通過螺紋連接,也可也用其他連接方式,如:一體化連接。
有益效果:本發明的一種登山鞋,通過防水層、內襯層和棉層的三層設計,使得鞋體既有防水的作用,又結實耐用,還能夠起到較好的吸汗透氣作用;鞋底所連接的防滑層,能保證使用者在雪地、冰面或其他濕滑地面行走時的安全,且不需使用時還可將防滑層拆卸,使得鞋體更加輕質。本發明結構簡單,穿著舒適,可在各種戶外環境中使用,適應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包括由鞋底2和鞋幫1組成的鞋體,鞋幫1從外到內依次設有防水層11、內襯層和棉層13,防水層上安裝有指南針4和導水槽12;鞋底2配有可拆卸的防滑層3,防滑層3上安裝有若干立體形狀為三棱錐體的防滑凸起31。
本發明中的指南針4安裝于鞋幫1的前端,且指南針4于通過車縫的方式連接于鞋幫1;內襯層為尼龍材料制成的內襯層,棉層13的表面為棉布;鞋體內部的鞋墊部分設有發熱層。
本發明的防滑層3通過扣卡固定于鞋底2,導水槽12分布于鞋幫1的兩側面以及鞋幫1的后幫面上,防滑凸起31的頂點與防滑層3的表面的距離為7~10mm,例如可以是7.5mm。
本實施例中,防滑凸起31與防滑層3之間通過螺紋連接。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句容市石獅沖壓件廠,未經句容市石獅沖壓件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4971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