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散熱板及其生產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447511.3 | 申請日: | 2013-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006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2 |
| 發明(設計)人: | 井手口悟;小山內英世;小谷浩隆 | 申請(專利權)人: | 同和金屬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3/367 | 分類號: | H01L23/367;H01L23/373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劉佳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散熱 及其 生產 方法 | ||
1.一種散熱板,所述散熱板由金屬材料制成并且包括:
平板部分;
多個圓柱形突出部分,所述多個圓柱形突出部分從所述平板部分的一個主表面突出出來并且與所述平板部分形成一體;以及
加強構件,所述加強構件沿著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平板部分的一個主表面的方向延伸,且所述加強構件布置在一區域內,所述區域布置在所述平板部分內且靠近所述平板部分的一個主表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構件穿過所述平板部分而在所述平板部分中延伸。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散熱板,其特征在于,穿過所述平板部分而在所述平板部分中延伸的所述加強構件的一部分的整個表面直接粘結到所述平板部分。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構件具有暴露在外面的端面,所述加強構件除了所述端面之外的整個表面直接粘結到所述平板部分。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構件用這樣材料制造,所述材料的熔點高于所述平板部分和所述圓柱形突出部分的所述金屬材料的熔點。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部分和所述圓柱形突出部分的所述金屬材料是鋁或鋁合金。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散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構件用這樣的金屬制造,所述金屬含有鐵和選自以下組群中至少一個元素:鎳、鈷、銅和錳。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散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構件由選自以下組群的至少一個陶瓷材料制造:氧化鋁、氮化鋁、氮化硅和碳化硅。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板,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平板部分的所述一個主表面的區域是與所述平板部分的所述一個主表面隔開0.1至1.0mm的區域。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板,其特征在于,陶瓷基底的一個主表面直接連接到所述平板部分另一個主表面,而金屬板直接粘結到所述陶瓷基底的另一個主表面。
11.一種生產散熱板的方法,所述散熱板由金屬材料制成且所述散熱板具有平板部分和多個從所述平板部分一個主表面突出出來并與所述平板部分形成一體的圓柱形突出部分,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加強構件端部支承在模具上,所述加強構件的材料的熔點高于所述平板部分和所述圓柱形突出部分的材料熔點;
將金屬材料的熔融金屬注入到所述模具內,使所述熔融金屬接觸到所述加強構件的除了所述加強構件在模具內的端部之外的整個表面;以及
然后,冷卻和固化的所述熔融金屬,形成所述平板部分和從所述平板部分的一個主表面突出出來并與所述平板部分形成一體的所述多個圓柱形突出部分,并將大致平行于所述平板部分的一個主表面延伸的加強構件布置在一個區域內,所述區域布置在所述平板部分內并靠近所述平板部分的一個主表面,同時使所述加強構件直接粘結到所述平板部分。
12.一種生產散熱板的方法,所述散熱板由金屬材料制成且所述散熱板具有平板部分和多個從所述平板部分的一個主表面突出出來并與所述平板部分形成一體的圓柱形突出部分,所述平板部分的另一個主表面直接粘結到陶瓷基底的一個主表面,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所述陶瓷基底的端部和加強構件的端部支承在模具上,以使所述陶瓷基底遠離所述模具中的加強構件,所述加強構件的材料的熔點高于所述平板部分和所述圓柱形突出部分的材料的熔點;
將金屬材料的熔融金屬注入到所述模具內,使所述熔融金屬接觸基底的兩個主表面和所述加強構件除了所述加強構件在所述模具內的端部之外的整個表面;以及
然后,冷卻和固化所述熔融金屬,形成金屬板,以使所述金屬板直接粘結在所述陶瓷基底的另一主表面,形成所述平板部分和從所述平板部分的一個主表面突出出來并與所述平板部分形成一體的多個圓柱形突出部分,并將大致平行于所述平板部分的一個主表面延伸的所述加強構件布置在一個區域內,所述區域布置在所述平板部分內并靠近所述平板部分的一個主表面,同時使所述加強構件直接粘結到所述平板部分。
13.如權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生產散熱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構件穿過所述平板部分并在所述平板部分中延伸,穿過所述平板部分而在所述平板部分中延伸的所述加強構件的一部分的整個表面直接粘結到所述平板部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同和金屬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同和金屬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47511.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