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氨氮廢水的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46788.4 | 申請日: | 2013-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668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閔小波;柴立元;彭聰;唐崇儉;李青竹;楊衛春;陳潤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 |
| 代理公司: | 長沙市融智專利事務所 43114 | 代理人: | 袁靖 |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廢水 處理 方法 | ||
1.一種氨氮廢水的處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1)利用MAP法,通過三級沉淀的方式去除廢水中的氨氮,將第三級沉淀池的上清液通入除磷沉淀池中除磷;
2)收集處理兩份廢水后的沉淀物與片堿混合加熱脫氨,將脫氨后的固體產物僅返回第三級沉淀反應池中循環使用處理新的廢水,一、二級池中不再添加新的鎂源和磷源,直到處理后的廢水中氨氮含量達到13mg/L時完成一次大循環;
3)然后將第三級沉淀反應池中固體產物的粉末進行酸溶解,并補充磷源,將其返回使用,并重復操作步驟1)和2),進入下一新的大循環,不斷往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廢水的處理方法,其特征是,
三級反應沉淀池的廢水中的氨氮與投加的氯化鎂、磷酸氫二鈉的物質的量之比分別為:一級n(NH3-N):n(MgCl2):n(Na2HPO4)=1:1:1;二級n(NH3-N):n(MgCl2):n(Na2HPO4)=1:0.3:0.2;三級n(NH3-N):n(MgCl2):n(Na2HPO4)=1:0.3:0.2;每一級都用NaOH將pH調節至8.5-9.0,攪拌至少3分鐘,控制沉淀反應時間為15-20分鐘。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氨氮廢水的處理方法,其特征是,
在除磷沉淀池中,加入CaO,投加比例為:n(CaO):n(P)=2~3:1;沉淀反應時間控制為至少25分鐘,即達外排標準。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廢水的處理方法,其特征是,
步驟3)中將脫氨產物用鹽酸溶解后投入磷酸氫二鈉,比例為n(NH3-N):n(Na2HPO4)=1:0.15;反應后產物平分后用于處理兩份新的廢水,每份按照體積比5/7、1/7、1/7分別加到第一、第二、第三級沉淀反應中反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大學,未經中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46788.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