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純棉起毛色織面料的拒水拒油整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45665.9 | 申請日: | 2013-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983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8 |
| 發明(設計)人: | 湯克明;周立明;張玉高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溢達紡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M13/00 | 分類號: | D06M13/00;D06M13/50;D06M15/643;D06M15/227;D06M13/188;D06M15/564;D06M10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姚亮 |
| 地址: | 5285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純棉 毛色 面料 拒水拒油 整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純棉起毛色織面料的拒水拒油整理方法,屬于紡織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水和油是人們的服裝面料等織物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當中常見的污染物,特別是在一些特殊環境使用的織物,更容易受到水、油的沾污。這就對紡織品提出了新的性能要求。織物拒水拒油防污整理的歷史悠久,我國在魏、晉、六朝時就已有拒水整理的織物產品。1950年,美國Dupont公司率先以聚四氟乙烯乳液作為織物拒水、拒油和防污整理劑,并申請了專利。隨后美國3M公司成功合成了含氟烷基丙稀酸酯共聚物,用于織物的拒水拒油整理。市場的競爭使拒水拒油和防污整理劑日臻完善,含氟類的整理劑由于其極低的臨界表面張力,也逐漸成為加工拒水拒油織物的首選。相應地,針對織物的拒水、拒油的功能性測試方法也隨之面世。對于拒水拒油整理后的織物的性能測試,主要包括三個測試項目,分別為AATCC-22(拒水性測試)、AATCC-118(拒油性測試)、AATCC-193(抗潤濕性:防水/乙醇溶液測試),這三項測試的標準如表1所示。
表1
對于普通的色織面料,如需進行拒水拒油整理,其后整加工只需按照以下流程進行:燒毛→退漿→絲光→凈洗→浸軋拒水整理劑并烘干→焙烘→預縮,進行加工后便可達到表1所述的各項性能要求。
但是對于起毛色織面料,如需進行拒水拒油整理,一般加工流程為:退漿→絲光→凈洗→浸軋拒水整理劑并烘干→起毛→焙烘→預縮。按照該流程進行加工后的織物比較容易通過AATCC-118以及AATCC-193的測試,但是洗前拒水性測試(AATCC-22)很難達到90分,無法滿足客戶的要求。其主要原因為:為了保證織物的起毛效果,拒水整理劑的配方當中需加入柔軟劑,柔軟劑的加入會或多或少的影響織物的拒水拒油效果,這種影響在起毛后變得尤為明顯。織物經過起毛后,布面有很多不規則的長短不一的表面絨毛,在進行拒水性測試的時候這些絨毛很容易“掛”小水珠從而影響拒水性等級。
因此,研發出一種純棉起毛色織面料的拒水拒油整理方法,使得到的純棉起毛色織面料能夠滿足上述三項測試的要求,仍是本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純棉起毛色織面料的拒水拒油整理方法。該拒水拒油整理方法能夠明顯改善純棉起毛色織面料的拒水性,尤其是洗前拒水性。采取該方法加工得到的織物不僅具有柔軟、豐滿的手感,而且具有良好的拒水、拒油效果。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純棉起毛色織面料的拒水拒油整理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驟:對坯布依次進行退漿、絲光、凈洗、一次浸軋拒水整理劑并烘干、二次浸軋拒水整理劑并烘干、起毛、焙烘以及預縮處理,得到拒水拒油整理后的純棉起毛色織面料;其中,所述拒水整理劑的成分組成包括含氟防水劑、非氟防水劑以及柔軟劑。本發明的拒水拒油整理方法包括兩次浸軋拒水整理劑并烘干的步驟,這兩個步驟中所采用的浸軋拒水整理劑相同。
在上述的拒水拒油整理方法中,所述坯布為本領域常規的坯布,其是對已經織造完畢還未進行整理的織物的統稱。
在上述的拒水拒油整理方法中,優選地,所述絲光步驟采用的堿液(燒堿溶液)濃度為18-26波美度;更優選地,所述絲光步驟采用的堿液濃度為18波美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溢達紡織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溢達紡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4566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