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智能燃氣灶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445609.5 | 申請日: | 2013-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15158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30 |
| 發(fā)明(設計)人: | 付成先;范紀青;張蒙恩;劉娟娟;陳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爾集團公司;青島海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C3/12 | 分類號: | F24C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遠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435 | 代理人: | 孟阿妮,郭棟梁 |
| 地址: | 2661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燃氣灶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廚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燃氣灶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燃氣灶的設計也越來越智能化。
為方便用戶安全烹飪,目前,智能燃氣灶比較流行的熄滅保護方式是熱電偶式,具體地,當熱電偶受熱時,它會產(chǎn)生熱電勢,這一熱電勢可使燃氣閥工作。具體燃氣灶的工作原理為:當按旋鈕,小火點燃時,熱電偶受其火焰加熱,產(chǎn)生熱電勢;熱電勢通過導線導入燃氣閥(燃氣閥包括電磁線圈和位于電磁線圈中心的閥心),燃氣閥的電磁線圈產(chǎn)生磁場使燃氣閥的閥心吸合,燃氣閥便開啟,燃燒通路打開,維持其正常燃燒。一旦遇到大風或湯水等溢出,撲滅火焰,熱電偶的熱電勢很快下降到零,電磁線圈失電,閥心失效,在彈簧作用下閥心迅速復位,燃氣通路關閉,供氣終止,從而保證了使用安全。而且現(xiàn)有的方案中,在熱電偶的回路中通過繼電器的方式來控制熱電偶的回路,當市電掉電后,串在熱電偶上的繼電器關斷,會將熱電偶加在閥心上的電壓斷開,這樣閥心在彈簧的作用下就會關閉。
但是,在市電掉電之后,即在沒有市電的情況下,繼電器不能閉合,熱電偶產(chǎn)生的電動勢就無法加在燃氣閥的電磁線圈上,造成燃氣灶在掉電后不能使用的情況,由此導致智能燃氣灶使用非常不靈活。
發(fā)明內(nèi)容
在下文中給出關于本發(fā)明的簡要概述,以便提供關于本發(fā)明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應當理解,這個概述并不是關于本發(fā)明的窮舉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圖確定本發(fā)明的關鍵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圖限定本發(fā)明的范圍。其目的僅僅是以簡化的形式給出某些概念,以此作為稍后論述的更詳細描述的前序。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智能燃氣灶,所述智能燃氣灶包括燃氣閥、熱電偶和電源模塊;所述智能燃氣灶還包括掉電檢測模塊、處理模塊和關閥模塊;
所述掉電檢測模塊,與所述電源模塊連接,用于對所述電源模塊進行檢測,并判斷向所述智能燃氣灶提供電源的市電是否掉電;
所述處理模塊,與所述掉電檢測模塊連接,用于當所述掉電檢測模塊檢測到市電掉電時,觸發(fā)所述關閥模塊工作;
所述關閥模塊,分別與所述處理模塊和所述燃氣閥連接;所述關閥模塊,用于在市電掉電時,接收所述處理模塊的觸發(fā),關閉所述燃氣閥,但不關閉所述燃氣閥與所述熱電偶的連通。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基于如上所述的智能燃氣灶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掉電檢測模塊對電源模塊進行檢測,以確定為所述智能燃氣灶提供電源的市電是否掉電;
當所述掉電檢測模塊檢測到市電掉電時,處理模塊觸發(fā)關閥模塊工作;
所述關閥模塊接收所述處理模塊的觸發(fā),關閉燃氣閥,但不關閉所述燃氣閥與熱電偶的連通。
本發(fā)明的智能燃氣灶及其控制方法,可以實時監(jiān)控市電的狀況,當市電掉電后,能自動檢測到掉電,迅速啟動關閥模塊,將火熄滅,確保用戶安全用氣;同時關閥模塊并不關閉燃氣閥和熱電偶的連接,即燃氣閥和熱電偶在掉電后依舊連通,用戶在掉電后還可以通過手動的方式繼續(xù)使用燃氣灶,進一步增強了智能燃氣灶的使用靈活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提供的智能燃氣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提供的智能燃氣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智能燃氣灶的電路圖。
圖4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提供的智能燃氣灶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圖5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提供的智能燃氣灶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在本發(fā)明的一個附圖或一種實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與一個或更多個其它附圖或實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結合。應當注意,為了清楚的目的,附圖和說明中省略了與本發(fā)明無關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部件和處理的表示和描述。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爾集團公司;青島海爾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海爾集團公司;青島海爾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4560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