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鍵移式字符輸入鍵盤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445461.5 | 申請日: | 2013-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137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15 |
| 發明(設計)人: | 胡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胡華 |
| 主分類號: | G06F3/02 | 分類號: | G06F3/02;G06F3/023 |
| 代理公司: | 重慶弘旭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周韶紅;李玉州 |
| 地址: | 401120 重慶市渝北***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鍵移式 字符 輸入 鍵盤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能輸入字母、符號等的鍵盤裝置。?
背景技術
由于技術的發展,各種智能設備及產品(計算機、手機、數控設備等)廣泛應用現實生活中。這些智能設備和產品,需要通過可靠高效的人機交互設備輸入指令。而發明于17世紀的鍵盤,因為可靠和高效率,始終在計算機輸入設備中占據不可替代的地位。尤其是20世紀40年代計算機發明以來,鍵盤作為一種主要的計算機輸入設備,被廣泛應用。但是,目前的鍵盤,主要缺點是:按鍵數量多,影響輸入效率,體積無法縮小。?
以目前的101、104標準計算機鍵盤為例,鍵盤主要輸入的是大小寫英文字符、阿拉伯數字、控制符號等等。為實現這些字符的輸入,目前的鍵盤均參照17世紀發明的打字機鍵盤的方式,將按鍵按照一定方式平面排列在鍵盤底座上。由于鍵盤按鍵是平面排列的,需要排列下如此多按鍵,需要的面積很大,這導致目前鍵盤的兩個問題:?
一、嚴重影響輸入效率。輸入效率不高?
由于目前鍵盤按鍵數量多,人在輸入時,手指懸空在鍵盤上下左右運動找到按鍵后才能按下打字,除非是經過專業培訓才能使用“盲打”。另外,由于手懸空在鍵盤上操作,用鍵盤輸入時手腕的疲勞一直是難以解決的問題,有些專業打字員因長期打字導致手部疾病發?生。雖然目前有“人體工程鍵盤”等方法減少手腕疲勞等方法,但實質上沒有減少鍵盤按鍵數量以及平面排列的方式,手懸空運動的方式沒有改變,解決問題有限。?
二、鍵盤體積無法縮小,攜帶不方便。?
由于目前很多人機交互式電子設備都可以通過技術進步做到體積減少,但由于字母和符號的主要設備——鍵盤體積大,一直無法小型化。特別是筆記本電腦、穿戴式計算機、手持平板電腦等面世以來,鍵盤成了這些便攜設備主要的“瓶頸”。另外,現在的汽車、飛機、家用電器越來越多地采用計算機作為控制設備,在狹小的汽車、飛機駕駛面板上以及家用電器控制面板上去安排100多個字符按鍵顯然是不可能。?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的鍵盤按鍵數量多,鍵盤體積過大的不足,減少鍵盤輸入手腕疲勞,提高字母以及符號的輸入效率,本發明提供一種鍵移式字符鍵盤,該鍵盤不僅能全部輸入目前鍵盤所有需要的各種字母和符號,而且能有效減少鍵盤按鍵數量、縮小鍵盤體積,尤其是還能在輸入主要的字母和符號時,手腕有依靠而不懸空,手指基本固定在按鍵上不移動,從而提高輸入效率,減少手的疲勞。其原理也可以廣泛應用在汽車、飛機以及各種家電、自控設備產品上,使在狹小控制板上能布置很少的按鍵,但又能實現所有字符的輸入。甚至在平板電腦的虛擬鍵盤上采用本發明原理,可以解決虛擬鍵盤遮蓋大半個屏幕的問題。?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鍵移式字符輸入鍵盤,其特征在于,所述鍵移式字符輸入鍵盤包括:鍵盤固定框、一個或多個移動平面、多個按鍵及按鍵電路,其中,按鍵電路與滑動變阻器和多觸點開關串聯;?
一個或多個移動平面通過滑軌安裝在鍵盤固定框上,所述多個按鍵固定安裝在所述移動平面上;所述移動平面能夠在滑軌上滑動到預設的多個位置,滑動到每個預設的位置時,移動平面帶動連接的滑動變阻器或多觸點開關,發送相應的信號給控制芯片,單個按鍵被按壓后觸發的信號發送給控制芯片,控制芯片根據預設的程序結合兩個信號判定所需輸入的字符。?
進一步的,所述移動平面上還根據多個按鍵的位置和手掌的形狀設置掌托。?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框上還設有提示裝置,用于提示用戶區分移動平面滑動到不同位置。?
進一步的,所述鍵盤固定框和移動平面之間,還設有彈力回位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鍵移式鍵盤的移動平面設為左右各一個,所述預設的程序按照現有鍵盤的布局進行編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胡華,未經胡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4546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防銹抗菌電路板清洗劑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鉛帶切頭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