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模壓成型模具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玻璃光學元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45292.5 | 申請日: | 2013-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087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9 |
| 發明(設計)人: | 小林巧;西村法一;田中祐輔;山本英明;諸石圭二 | 申請(專利權)人: | HOYA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03B11/08 | 分類號: | C03B11/08;C23C14/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輝;黃綸偉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模壓 成型 模具 及其 制造 方法 以及 玻璃 光學 元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在通過壓力成型制造透鏡等光學元件時使用的、具有離型膜的模壓成型模具的制造方法以及該模壓成型模具。詳細地,涉及如下所述的模壓成型模具的制造方法和該模壓成型模具,該模壓成型模具能夠成型出外觀缺陷少的透鏡,且具有包含碳膜的離型膜,該碳膜通過如下方式成膜:通過真空電弧放電在碳陰極上生成碳等離子體,從碳等離子體中只取出離子化后的碳,向被成膜面照射離子化后的碳即該碳等離子體,由此進行成膜。
背景技術
精密壓力成型法也稱作光模成型法,是這樣的方法:通過將壓力成型模具的成型面精密地轉印到玻璃上,由此,通過壓力成型形成光學功能面,例如以透鏡為例,形成非球面透鏡的非球面或球面透鏡的球面等透鏡面。即,由于不需要為了做成光學功能面而進行研削或研磨等機械加工,因此,能夠以高生產性制造光學元件,尤其是非球面透鏡。
在現有技術中,提出了如下方案:作為在這種方法中使用的成型模具的模具材料,使用了以SiC、超硬合金、不銹鋼等金屬以及陶瓷為代表的各種材料,為了改善成型模具與玻璃的離型性,在成型模具上設置了含碳膜、貴重金屬合金膜等離型膜。設置了在內部還包含有鉆石狀碳膜、氫化非晶態碳膜(a-C:H膜)、硬質碳膜、四面體非晶態碳膜(taC膜)等碳膜的離型膜的成型模具具有離型性好、難以與玻璃發生融接的優點。
然而,在反復進行模壓成型操作的過程中,這樣的碳膜發生磨損,無法獲得足夠的成型性能,在耐久性方面存在問題。因此,為了改善離型膜的耐久性,提出了在成型時使用硬度不易下降的膜。
例如,在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12286號公報)中公開了在光學元件成型用模具的型母材上,通過過濾陰極真空電弧法(Filtered?Cathodic?Vacuum?Arc法,以下稱作FCVA法)成膜出taC膜的內容。FCVA法是從碳電極的電弧放電中只取出能量一致的電荷粒子,在基板上形成均質且高密度的薄膜的方式。根據該方法,能夠獲得通過接合不含氫的高強度的sp3而成的taC膜。
此外,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9-199637號公報)中公開了通過過濾陰極電弧法(Filtered?Cathodic?Arc法,以下稱作FCA法),在磁記錄介質上形成taC膜的內容。在FCA法中,在陰極上使用純石墨靶,通過電弧放電在靶上產生電弧,生成碳等離子體,通過負偏置等向基體引入等離子體中的離子,形成碳膜。在通過這種方法成膜的碳膜中,由于相對于sp2成分,sp3成分的比率變高,因此,能夠獲得硬且堅固的碳膜。
此外,FCVA法和FCA法是以不同的名稱表示的相同的制法。雖然作為同樣的名稱,存在過濾真空電弧法(Filtered?Vacuum?Arc法,以下稱為FVA法)、過濾電弧沉積法(Filtered?Arc?Deposition法,以下稱作FAD法)等,不過,這些都是相同的制法。通過該制法來成膜的碳膜,sp3成分的比率變高,因此,獲得高硬度的碳膜。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1228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9-199637號公報
然而,在使用形成有通過前述的FCVA法等成膜的taC膜的成型模具,對被成型玻璃進行壓力成型,從而成型出光學元件的情況下,存在這樣的問題:在成型后的光學元件上,產生發泡、瑕疵、白濁等外觀缺陷,產出率下降。
發明內容
本發明正是為了解決具有通過FCVA法等形成的碳膜的成型模具所特有的上述問題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成型出外觀缺陷少的透鏡的模壓成型模具的制造方法,該模壓成型模具具有包含碳膜的離型膜。
發現在基于下述方式的碳膜的成膜中,通過一邊施加特定的偏置電壓一邊成膜出至少由2層構成的碳膜的制造方法,能夠獲得抑制發泡和瑕疵等外觀缺陷的離型膜,上述方式為:通過真空電弧放電在碳陰極上生成碳等離子體,從碳等離子體中只取出離子化后的碳,將離子化后的碳照射到被成膜面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HOYA株式會社,未經HOYA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4529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