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環(huán)冷機及其臺車支承梁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444241.0 | 申請日: | 2013-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713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fā)明(設計)人: | 高德亮;戴傳德;劉相佩;葉恒棣;郭清;翟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長天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7D15/02 | 分類號: | F27D1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薛晨光;魏曉波 |
| 地址: | 410007***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環(huán)冷機 及其 臺車 支承 | ||
1.臺車支承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臺車支承梁包括:
前側板和后側板,分別向兩側傾斜設置,且所述前側板和后側板的上沿固定連接,所述前側板上設置有前側通風篦板,以便建立冷卻風通路;
前立板和后立板,位于所述前側板和后側板的下方,并分別與所述前側板和后側板固定連接為整體結構;所述前立板和所述后立板之間形成與冷卻風通路非導通的密封空間;
所述前側板和后側板的下沿分別伸出于所述前立板和所述后立板的外側,兩者的上沿位于所述密封空間的豎向中位面前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臺車支承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側板和后側板的下沿與水平運行狀態(tài)下的臺車上表面之間均具有預定距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臺車支承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側板和后側板與水平面的夾角大于或等于待冷卻礦料的安息角。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臺車支承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立板的上沿,與所述前側通風篦板上方的所述前側板固定連接;所述后立板的上沿,與未設置通風篦板的所述后側板固定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臺車支承梁,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梁內支撐肋板,固定設置于所述前立板、后立板、前側板和后側板形成的所述密封空間內;
前支撐肋板,固定設置于所述前側板與所述前立板的外表面之間;和
后支撐肋板,固定設置于所述后側板與所述后立板的外表面之間;且
所述梁內支撐肋板、前支撐肋板和后支撐肋板均沿周向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臺車支承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立板的上沿,與所述前側通風篦板上方的所述前側板固定連接;所述后側板上設置有后側通風篦板,以便建立冷卻風通路;所述后立板的上沿,與傾斜設置的散料溜板下沿固定連接;所述散料溜板上沿與所述前立板的上沿或所述前側通風篦板上方的所述前側板或所述后側通風篦板上方的所述后側板固定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臺車支承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料溜板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大于或等于所述后側板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臺車支承梁,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梁內支撐肋板,固定設置于所述前立板、后立板和所述散料溜板,或者所述前立板、后立板、前側板和所述散料溜板,或者所述前立板、后立板、前側板、后側板和所述散料溜板,形成的所述密封空間內;
前支撐肋板,固定設置于所述前側板與所述前立板的外表面之間;
后支撐肋板,固定設置于所述散料溜板與所述前側板和后側板之間,或者固定設置于所述散料溜板與所述后側板之間;且
所述梁內支撐肋板、前支撐肋板和后支撐肋板均沿周向設置。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臺車支承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側板和后側板對稱設置。
10.環(huán)冷機,包括周向均布設置的多個臺車支承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臺車支承梁具體為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臺車支承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長天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冶長天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4424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熱電偶溫度檢測系統(tǒng)
- 下一篇:一種磁性纖蛇紋石納米管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