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不等距分割可通行區域的路徑規劃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44105.1 | 申請日: | 2013-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285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2 |
| 發明(設計)人: | 潘廣貞;于一;喬慧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C21/20 | 分類號: | G01C21/20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晉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 地址: | 030051***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等距 分割 通行 區域 路徑 規劃 方法 | ||
1.一種不等距分割可通行區域的路徑規劃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1)計算每個障礙曲線的凸極值點;
2)過每個凸極值點作水平線用以分割可通行區域;
3)將每個分割成的小區域抽象成一個圖的頂點;
4)把所有頂點組成一個無向圖;
5)找出起點和終點所在小區域對應的頂點序號;
6)對于無向圖通過廣度優先或深度優先遍歷,找出所有的路徑;
7)再根據實際地圖上的情形,找出運動物體實際所要行走的路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等距分割可通行區域的路徑規劃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
1)障礙物建模
利用擬合曲線模擬障礙物的外沿,采用Bezier曲線,計算出構成曲線的所有點的橫、縱坐標;
2)計算障礙曲線的凸極值點
通過循環計算每段曲線上的極大值或極小值,進而求得曲線上的極值點坐標,僅保留障礙曲線的凸極值點;
3)水平分割可通行區域
通過凸極值點做水平切線對可通行區域進行一維分割,方法如下:求出所有曲線上的最大值與最小值,從而求出曲線的外接矩形,判斷極值點縱坐標是否介于一個區域的最小值與最大值之間,如果是,則得到過該極值點的水平切線與一個區域相交;如果相交,求出交點坐標,并保存在一個數組中,求曲線的交點與極值點的距離;若距離的最小值>0,說明過極值點所做的水平切線只與一個區域相交,且在所交區域的左側;同理,若距離的最大值<0,說明過極值點所做的水平切線也只與一個區域相交,且在所交區域的右側;若距離有正有負,則說明過極值點所做水平切線不止與一個區域相交;最后畫出經過每個極值點的水平切線;
4)可通行區域的存儲
在區域存儲過程中,使用隊列將所有的區域存儲;區域存儲后,根據構造的鄰接表中頂點間的鄰接關系,抽象出一個無向圖;具體方法如下:
先存儲第一個區域,若是直線邊就存儲兩個端點,若是曲線邊就將曲線上的所有的點都存儲下來,對區域編號,并入隊;構建鄰接表,存儲區域的標志位和公共邊,標志位是用來標記該區域是否已訪問,公共邊則是為了判斷區域之間的鄰接關系;隊頭元素出隊,將其相鄰的區域存儲,編號并入隊;在入隊過程中先判斷,該區域是否已經訪問過以及是否在隊列中;
若既沒有被訪問過且不在隊列中,則入隊;否則繼續判斷其相鄰區域;每個區域抽象為圖的一個頂點,若劃分出的小區域有公共邊,則與之對應的頂點間就有連線,構造無向圖;
確定無向圖中的路徑,設置訪問標記數組,用來標記該頂點是否已被訪問;先將第一個頂點入棧;棧不為空,將棧頂元素出棧,并將其相鄰的頂點入棧,設置訪問標志位為已訪問;若與它鄰接的下一個頂點沒有被訪問過,將出棧元素保存到數組中;如此構成循環,找出所有的路徑,并將這些路徑分別存放在不同的數組中;
5)反算無向圖邊計算最短路徑
確定路徑后,根據實際情況為每條路徑動態設定權值,并算出權值和,權值和最小的即為最短路徑;
設定權值遵循的原理是:求兩個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和,若它們的水平直角邊不共線,求出起點與終點在水平方向上的中間點,連接起點與中間點,中間點與終點,此時求得的兩條斜邊和最短;
為每條路徑設定權值的過程中,將每條路徑的路徑畫出來,并算出每條路徑的權值和;權值和為最小的即為最短路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北大學,未經中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4410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包括保護裝置的管狀靶材
- 下一篇:基于激光光源的車輛轉角傳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