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生產納米粉體的反應釜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43939.0 | 申請日: | 2013-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640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孫仲毅;吳荻;肖雪峰;趙素芬 | 申請(專利權)人: | 宜昌三峽中潤納米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19/18 | 分類號: | B01J19/18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華南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張明 |
| 地址: | 443007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生產 納米 反應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反應釜技術領域,特指一種用于生產納米粉體的反應釜。
背景技術
反應釜是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農藥、醫藥等行業,反應釜中的各種液體通過槳式攪拌器攪拌,使物料分散均勻并達到充分反應。
現有技術的反應釜內反應液的流動狀態滿足不了生產納米粉體漿料的反應要求,傳熱效果差,反應釜內溫度不均勻,反應釜液的流動狀態不理想,反應速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生產納米粉體的反應釜,攪拌效果、加熱方式更合理,縮短了反應時間。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一種用于生產納米粉體的反應釜,包括內筒體,所述內筒體的外層設置有夾套筒體,所述內筒體的上部連接有釜蓋,所述內筒體與釜蓋組成反應釜的釜體,所述釜體的內部設置有攪拌裝置,所述內筒體和夾套筒體之間設置有若干條第一導流板,所述第一導流板呈螺旋形盤繞在內筒體和夾套筒體之間,所述第一導流板在內筒體和夾套筒體之間形成螺旋形通道;
所述內筒體的體壁沿軸向設置有若干條第二導流板;
所述攪拌裝置的攪拌軸沿軸向設置有若干條第三導流板;
所述釜體的內部還設置有加熱盤管,所述加熱盤管呈螺旋形盤繞于釜體的內部。
作為優選,所述加熱盤管包括內層加熱盤管和外層加熱盤管,所述內層加熱盤管位于釜體的上方并靠近于攪拌軸,所述外層加熱盤管位于釜體內部并靠近于內筒體的內壁。
作為優選,所述攪拌軸上的攪拌槳葉分上、中、下三層設置,所述第三導流板同樣分上、中、下三層設置于攪拌軸,上層第三導流板設置于上層攪拌槳葉的上方,中層第三導流板設置于上層攪拌槳葉和中層攪拌槳葉之間,下層第三導流板設置于中層攪拌槳葉和下層攪拌槳葉之間。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導流板的數量為4條。
作為優選,所述第二導流板的的數量為12條。
作為優選,各層第三導流板的數量均為4條。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一種用于生產納米粉體的反應釜,在內筒體和夾套筒體之間設置有若干條第一導流板,所述第一導流板在內筒體和夾套筒體之間形成螺旋形通道,所述內筒體的體壁沿軸向設置有若干條第二導流板,在攪拌裝置的攪拌軸沿軸向設置有若干條第三導流板,在釜體的內部還設置有加熱盤管,所述加熱盤管呈螺旋形盤繞于釜體的內部;改變了反應釜液在反應釜內的流動狀態,又因加熱盤管與夾套筒體的加熱方式相呼應、相配合,使反應釜內溫度均勻,大大的改善了反應釜液的流動狀態和反應狀態,把原來要近3個小時的反應時間縮短到1小時20分鐘,使納米粉體的晶型狀態和均勻程度都有了很好的改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半剖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夾套筒體內部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包括:
1—內筒體?????????????????2—夾套筒體???
21—第一導流板??????????3—釜蓋
4—攪拌裝置??????????????41—上層第三導流板
42—中層第三導流板?????43—下層第三導流板??????
5—內層加熱盤管????????6—外層加熱盤管
71—上層攪拌槳葉???????72—中層攪拌槳葉
73—下層攪拌槳葉????????8—第二導流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描述。
如圖1至圖2所示,本發明的一種用于生產納米粉體的反應釜,包括內筒體1,所述內筒體1的外層設置有夾套筒體2,所述內筒體1的上部連接有釜蓋3,所述內筒體1與釜蓋3組成反應釜的釜體,所述釜體的內部設置有攪拌裝置4,所述內筒體1和夾套筒體2之間設置有若干條第一導流板21,所述第一導流板21呈螺旋形盤繞在內筒體1和夾套筒體2之間,所述第一導流板21在內筒體1和夾套筒體2之間形成螺旋形通道;
所述內筒體1的體壁沿軸向設置有若干條第二導流板8;
所述攪拌裝置4的攪拌軸沿軸向設置有若干條第三導流板;
所述釜體的內部還設置有加熱盤管,所述加熱盤管呈螺旋形盤繞于釜體的內部;所述加熱盤管包括內層加熱盤管5和外層加熱盤管6,所述內層加熱盤管5位于釜體的上方并靠近于攪拌軸,所述外層加熱盤管6位于釜體的下方并靠近于內筒體1的內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宜昌三峽中潤納米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宜昌三峽中潤納米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4393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動輥筒式安全輸送機
- 下一篇:基于二維碼防偽標簽的酒產品防偽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