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擺桿式自伺服液壓缸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43713.0 | 申請日: | 2013-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529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蔣林;吳若麟;張宏偉;胡國;鄭潔;曾良才;孫杉;梅鵬;胡琪;晏晚君;胡金;鄭翠;鄭開柳;肖俊;劉曉磊;陳新元;傅連東;趙慧;劉白雁;雷斌;曾鏞;許仁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5B15/14 | 分類號: | F15B15/14;F15B15/20 |
| 代理公司: | 武漢科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溫珊姍;沈林華 |
| 地址: | 430081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擺桿式 伺服 液壓缸 | ||
1.一種擺桿式自伺服液壓缸,包括閥套⒄和設在閥套⒄上方的滑閥套⑸、步進電機⑼,其特征在于:所述閥套⒄內正中間位置設有閥芯齒條⒀,閥芯齒條⒀下端齒面與齒輪擺桿⒂相嚙合,閥芯齒條⒀上端面設有反饋支架⒃,反饋支架⒃上端與滑閥套⑸通過反饋銷⒆相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擺桿式自伺服液壓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閥套⒄,包括左缸蓋⑴、右缸蓋⑿,閥套⒄上分別開設有左、右油口(2、11),閥套⒄內部為圓柱形空腔(25),圓柱形空腔(25)的內徑與閥芯齒條⒀的左、右凸臺外徑的名義尺寸相同;閥套⒄的中部分別開設有上孔(24)、下孔(26),反饋支架⒃穿出上孔(24)和滑閥套⑸連接,齒輪擺桿⒂穿過下孔(26)伸出閥套⒄外。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擺桿式自伺服液壓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閥套⑸通過滑閥托(4、7)和閥套⒄相連接,滑閥套⑸包括前滑閥蓋⑶、后滑閥蓋⑻,滑閥套⑸上從左至右依次開設有第一油口(30)、第二油口(31)、第三油口(32)、第四油口(33)和第五油口(34),滑閥套⑸內設滑閥芯⑹,滑閥芯⑹上設有左凸臺(36)和右凸臺(37),左凸臺(36)和右凸臺(37)的初始位置分別和滑閥套⑸的第二油口(31)和第四油口(33)相對應,滑閥芯⑹的右端直齒(38)和步進電機⑼的軸相嚙合。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擺桿式自伺服液壓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擺桿⒂設置在齒輪軸(21)上,齒輪軸(21)與齒輪擺桿⒂之間用齒輪銷⒇固定,齒輪軸(21)兩端設有齒輪軸托⒁。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擺桿式自伺服液壓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閥芯齒條⒀的左、右凸臺上均開有密封槽(27),密封槽(27)內設有截面為矩形的密封圈。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擺桿式自伺服液壓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缸蓋⑴、右缸蓋⑿分別同中心的安裝在閥套⒄的左端和右端,左缸蓋⑴與閥套⒄、右缸蓋⑿與閥套⒄之間各有一截面為圓形的密封圈(35)。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擺桿式自伺服液壓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口(31)與閥套⒄的右腔相通,第四油口(33)與閥套⒄的左腔相通,第一油口(30)和第五油口(34)為回油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科技大學,未經武漢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4371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