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氧化鋯-氧化鋁核殼結構研磨球的制造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443506.5 | 申請日: | 2013-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253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2 |
| 發明(設計)人: | 莫雪魁;宋錫濱;張兵;張曦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國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K3/14 | 分類號: | C09K3/14 |
| 代理公司: | 山東濟南齊魯科技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宋永麗 |
| 地址: | 257091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氧化鋯 氧化鋁 結構 研磨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材料制造方法,尤其是一種氧化鋯-氧化鋁核殼結構的材料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氧化鋯和氧化鋁材質的研磨球各有特點,氧化鋯陶瓷燒結后密度在6.0g/cm3以上,堆積密度大約為3.2~4.0g/cm3,相比之下氧化鋁陶瓷的燒結后密度大約為3.9?g/cm3,堆積密度大約為2.0~2.5g/cm3。在應用到陶瓷粉體的研磨分散時,氧化鋯研磨球通常具有更高的研磨效率。而另一方面,涉及氧化鋁透明陶瓷等應用領域時,對氧化鋁粉體的純度要求非常高,一般會要求在99.99%以上。α-氧化鋁粉體在生產過程中通常會產生團聚或顆粒粘連現象,特別是粉體到納米級時,非常難分散。如果使用氧化鋯研磨球,研磨效果較好,但會在研磨過程中引入鋯、釔等雜質,降低納米氧化鋁粉體的純度;如果使用氧化鋁研磨球,研磨效率會較低,需要很長時間的研磨,研磨效率較低。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氧化鋯-氧化鋁核殼結構研磨球的制造方法,比同型號的氧化鋁研磨球堆積密度高40%以上,能有效提高研磨效率。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氧化鋯-氧化鋁核殼結構研磨球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1)選擇氧化鋁粉體、有機溶劑、粘結劑,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勻;
2)在研磨機研磨腔內填充一定量的氧化鋯研磨球;
3)將氧化鋁與有機溶劑形成的均勻混合物通過高速運行的研磨機,待氧化鋁均勻地覆蓋在氧化鋯研磨球的表面,然后將研磨球烘干,排除溶劑;
4)將烘干后的研磨球進行高溫燒結;
5)將研磨球拋光,形成氧化鋯-氧化鋁核殼結構的研磨球成品。
步驟1)中所述的的氧化鋁粉體平均粒徑為30—200nm,晶相為α相。所述的醇類為乙醇或異丙醇。
所述的有機溶劑為常溫下呈液體的醇類,氧化鋯研磨球與醇的重量比為1~4,氧化鋁粉體和氧化鋯球的重量比需要滿足以下關系:
1.65h/R≤W2/W1≤1.95h/R
W2—氧化鋁粉體質量,g;?W1—氧化鋯球重量,g;
h—燒結后的殼厚度,cm;?R—氧化鋯球的半徑,cm。
所述的粘結劑為聚乙二醇或聚乙烯醇,按氧化鋁重量計,粘合劑用量為≤1.0wt%。
步驟2)中所述的研磨機,是可填充氧化鋯球的籃式磨機、行星磨、罐磨機、球磨機的一種,氧化鋯研磨球的體積填充量為≤60%。
步驟3)中所述研磨機的研磨線速度為1—5m/s;氧化鋁與有機溶劑形成的均勻混合物的研磨時間為0.5—5小時。
步驟4)所述的高溫燒結溫度為1500±50℃,升溫速率≤3℃/min,保溫燒結時間為2—6小時。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是:氧化鋯-氧化鋁核殼結構的研磨球比同型號的氧化鋁研磨堆積球密度高40%以上,在同等研磨線速度下可大幅度縮短研磨分散時間,顯著提高分散效率,適用于研磨高粘度、強團聚的物質。特別是針對高純氧化鋁粉體的研磨時,可顯著提高粉體的純度。制造工藝過程簡單,當核殼結構的研磨球表面氧化鋁磨損嚴重時,可以用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對其進行修復處理,將氧化鋯研磨球進行回收利用。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取粒徑約100nm,比表面積=13.5m2/g的α相氧化鋁粉體100g、聚乙二醇(PEG-400)0.8g和500g乙醇混合均勻形成渾濁漿料,倒入行星磨罐中,加入直徑0.3mm的氧化鋯研磨球200g,設定轉速為320rpm,研磨3小時,液相變清后,用濾網過濾出研磨球,然后在烘箱中與60℃下烘干3h。然后將烘干后的研磨球于1500℃下煅燒2h,升溫速率為1.5℃/min。將煅燒后的研磨球進行拋光后即可得到核殼結構的氧化鋯-氧化鋁研磨球,氧化鋁殼厚度約80微米。
實施例二:取粒徑約200nm,比表面積=8.12m2/g的α相氧化鋁粉體100g、聚乙烯醇(PVA1799)0.3g和400g異丙醇混合均勻形成渾濁漿料,倒入行星磨罐中,加入直徑0.8mm的氧化鋯研磨球200g,設定轉速為240rpm,研磨4小時,液相變清后,用濾網過濾出研磨球,然后在烘箱中與70℃下烘干4h。然后將烘干后的研磨球于1550℃下煅燒6h,升溫速率為3℃/min。將煅燒后的研磨球進行拋光后即可得到核殼結構的氧化鋯-氧化鋁研磨球,氧化鋁殼厚度約100微米。
實施例三:取粒徑約60nm,比表面積=17.46m2/g的α相氧化鋁粉體5kg、聚乙二醇(PEG400)30g和20kg乙醇混合均勻形成渾濁漿料,倒入50L的球磨機球磨罐中,再加入直徑2.0mm的氧化鋯研磨球8kg,密封后,設定轉速為110rpm,研磨5小時,液相變清后,用濾網過濾出研磨球,然后在烘箱中與70℃下烘干4h。然后將烘干后的研磨球于1450℃下煅燒6h,升溫速率為3℃/min。將煅燒后的研磨球進行拋光后即可得到核殼結構的氧化鋯-氧化鋁研磨球,氧化鋁殼厚度約330微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國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國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4350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