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編織筒狀織物的經緯編織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43503.1 | 申請日: | 2013-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850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1 |
| 發明(設計)人: | 史柏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城縣九宮恒久化建廠 |
| 主分類號: | D04C3/40 | 分類號: | D04C3/40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眾志華清知識產權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張明月 |
| 地址: | 065903 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編織 織物 經緯 織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編織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編織筒狀織物的編織機械。
背景技術
硅酸鋁纖維繩俗稱石棉繩或者保溫繩,由于具有耐高溫、耐化學腐蝕、耐熱沖擊、低導熱系數、高電絕緣強度和高彈性等優點,廣泛地應用于電力、冶金、機械、建筑等領域。實際生產中,為了使硅酸鋁纖維繩保持一定的致密性,需要在硅酸鋁纖維繩芯的外部制作一層可以收束繩芯的筒狀包覆層,筒狀包覆層一般由玻璃纖維編織而成。這種筒狀包覆層的編織一般是通過編織機經過經緯編織完成。傳統的編織機包括一個底盤,底盤上設有兩圈連續的呈波浪形的交叉排列的凹槽導軌,這些波浪形導軌的波峰和波谷依次相對并交叉布置,每個波峰和每個波谷都近似半圓形,兩條導軌在波峰和波谷轉變處相交,形成近似8字形的連續的軌跡。每條導軌中均設置有間隔均勻布置的編織梭,即每條導軌的波峰或者波谷的對應位置均設置有編織梭。每個編織梭上安裝一個錠子,錠子上安裝繞有玻璃纖維的線筒。工作時,每條導軌上編織梭按照各自所在的導軌設定的波浪形路線分別按照逆時針和順時針的不同方向行走,第一條導軌上的編織梭在每個波峰或者波谷處都會與第二條導軌上一個編織梭相遇,第一條導軌上的編織梭如果在波峰中,則第二條導軌上的編織梭則在波谷中,反之亦反,這樣兩條導軌上的不同的編織梭的編織線(硅酸鋁纖維繩的編織線為玻璃纖維線)就進行一次內外交叉換位,形成筒狀的編織網;對于硅酸鋁纖維繩來說,就在硅酸鋁纖維繩的外表面形成一層筒狀編織層。
這種編織機雖然可以實現筒狀織物經緯編織生產的自動化,但是存在結構復雜、噪音大、故障率高等缺點,比如:編織梭在導軌中按波浪形路線行走,需要在編織梭的底部安裝撥動編織梭的撥桿才能實現。編織梭在反復沿波浪形導軌運動的過程中,編織梭會與波浪形導軌發生摩擦并互相產生磨損,當互相磨損形成較大的間隙后,由于在實際生產中存在較大的機械振動,編織梭在到達兩條導軌的交叉點后,很可能不會沿著應該所在的導軌前進,而是進入另一導軌,這必然與另一條導軌內的編織梭發生碰撞,造成機械損傷,必然導致停機而必須進行維修。并且由于編織梭在波浪形路線上高速運動,編織梭上的線筒不能太大,所能容納的編織線非常少,因此在生產時,需要頻繁更換線筒以及搭接線頭,這樣不但增加了勞動強度,而且生產效率很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編織筒狀織物的經緯編織機,以解決傳統的編織機結構復雜、故障率高、勞動強度大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編織筒狀織物的經緯編織機,包括經線編織機構和緯線編織機構,所述經線編織機構包括在圓周上布置的若干輸送經線的經線輸線管,相鄰的經線輸線管的作為出線方向的上端內外交叉錯落分布形成內圈的經線輸線管和外圈的經線輸線管,在內圈的經線輸線管和外圈的經線輸線管之間設置有將經線輸線管推向內外相反方向的推起裝置,推起裝置在內圈的經線輸線管和外圈的經線輸線管之間沿圓周運動,每個經線輸線管上都設置有復位裝置;在內圈的經線輸線管的上部和外圈的經線輸線管的上部之間設置有與推起裝置做同方向等角速度圓周運動的放置緯線軸的至少兩個緯線梭;第一緯線梭對應于推起裝置的后面在被推離原位的內圈的經線輸線管和外圈的經線輸線管之間運動,第二緯線梭在復位的內圈的經線輸線管和外圈的經線輸線管之間運動。
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經線輸線管分別鉸接在一底盤上,每個經線輸線管上設置使經線輸線管復位的彈簧;在底盤上還設置一帶動推起裝置沿圓周運動的齒圈A,所述推起裝置為一設置在齒圈A端面上的凸塊,凸塊與每個經線輸線管的下端對應并將經線輸線管推離原位;對應經線輸線管上部的位置設置一上盤,在上盤上設置一帶動緯線梭進行圓周運動的齒圈B;所述推起裝置的凸塊位于第一緯線梭運動方向的前端并與第一緯線梭上下對應。
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齒圈A和齒圈B由一齒輪軸同時帶動,所述經線輸線管鉸接在齒圈A的內外兩側,鉸接在齒圈A內側的經線輸線管的上端向外傾斜,鉸接在齒圈A外側的經線輸線管的上端向內傾斜,所述推起裝置的凸塊的內外兩側分別與鉸接在齒圈A內外兩側的經線輸線管的下端對應配合,用于將每個經線輸線管的上端推到相反的位置;在上盤的上面設置若干與齒圈B嚙合的輔助齒輪,所述緯線梭包括摩擦梭盤,摩擦梭盤的上面放置緯線軸,摩擦梭盤的下面固定連接行走弧形齒輪塊,行走弧形齒輪塊的一側設置有與輔助齒輪嚙合的齒,在對應行走弧形齒輪塊的另一側圓弧面的位置的上盤上還設置有輔助擋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城縣九宮恒久化建廠,未經大城縣九宮恒久化建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4350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移動式烘干床搬運軌道
- 下一篇:一種卷圈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