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小區切換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443114.9 | 申請日: | 2013-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698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25 |
| 發明(設計)人: | 許英奇;黃亞達;余媛芳;陳玉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36/30 | 分類號: | H04W36/30;H04L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剛;梁麗超 |
| 地址: | 518057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小區 切換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小區切換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們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使用智能手機連接互聯網,QQ聊天、刷微博、微信等典型的數據業務已經成為了大多數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智能手機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樂趣和便利的時候,也使數據業務量劇增,尤其是在商業中心、居民住宅區等人口稠密的地點,單一的小區規劃已經很難與陡增的業務量匹配,從而嚴重的影響到用戶體驗。為了解決這些問題,3GPP提出了HetNet課題,即在現有的宏小區內增設微小區,從而增加網絡的容量,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分組數據量。但是,在引入微小區的同時也引入了一系列新的問題,其中,宏小區與微小區之間切換的健壯性就是代表性問題之一。
在現行的協議中,一個完整的小區切換同時涉及到UE的控制面過程和用戶面過程。其中,控制面過程主要涉及切換中的信令交互,而用戶面過程主要涉及用戶數據的轉發。以下將分別介紹控制面過程和用戶面過程。
切換涉及到的控制面過程主要包含以下步驟:
(1)UE的RRC(Radio?Resource?Control,無線資源控制)層對物理層上報的鄰區信號測量結果進行層3過濾,并且將過濾后的值與UE當前服務小區的信號強度測量結果進行對比,以判斷是否能夠滿足A3事件(測量事件之一)的進入條件,如果滿足了A3事件的進入條件,則啟動TTT(Time-To-Trigger,觸發時間)定時器。
(2)在TTT定時器運行期間,UE仍然會對鄰區信號進行測量和比較判斷。如果在該定時器運行期間,經層3過濾后的物理層上報的鄰區信號強度測量結果都滿足A3事件的進入條件,則UE在TTT定時器超時后向服務小區的eNodeB(源eNodeB)發送MR(Measurement?Report,測量報告)(包含服務小區和鄰區的測量結果)。
(3)在收到MR后,UE當前的服務小區(源小區)針對MR中包含的小區發起切換準備過程。在該過程中,源小區通過X2接口接收該小區(即切換目標小區)發送的HO?CMD(Handover?Command,切換命令)(即切換目標小區生成的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Msg,其中包含了UE向該切換目標小區切換時所需要的無線資源配置信息)。
(4)在切換準備過程完成之后,源小區向UE發送HO?CMD。
(5)在收到源小區發送的HO?CMD后,UE發起向切換目標小區的隨機接入過程。
(6)在UE完成向切換目標小區的接入后,切換目標小區發起與MME(Mobility?Management?Entity,移動性管理實體)之間的Path?Switch過程,進而觸發MME與S-GW(Serving?Gateway,服務網關)之間的承載修改過程。
(7)在“(6)”中所述過程完成后,切換目標小區基站會向源小區基站發送UE?Context?Release?Msg,促使其釋放與該UE相關的無線資源。
切換涉及到的用戶面過程主要包含以下步驟:
(1)在發送HO?CMD之后,源小區基站開始向切換目標小區基站轉發UE的用戶面數據,此時,切換目標小區基站緩存接收到的用戶面數據。
(2)在隨機接入過程完成之后,UE與切換目標小區之間開始進行用戶面數據的交互,即UE與切換目標小區直接的無線承載已經建立。
(3)在“(6)”中描述的控制面過程完成后,源小區基站開始于S-GW進行用戶面數據交互,即二者之間的承載建立完成。
另外,在上述控制面信令和用戶面數據的交互過程中,無線接口協議棧中的RLC(Radio?Link?Control,無線鏈路控制)層和物理層分別采取ARQ(Automatic?Repeat?Request,自動重傳請求)機制和HARQ(Hybrid?ARQ,混合自動重傳請求)機制來保證信令和數據的正確接收。其中,在ARQ機制中,發送端通過向接收端發送Polling比特,以觸發接收端向發送端反饋STATUS?Report,從而使發送端判斷接收端是否已經正確接收數據;而在HARQ機制中,接收端會向發送端反饋Ack/Nack,以使發送端判斷接收端是否已經正確接收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4311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