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光催化功能活性炭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42275.6 | 申請日: | 2013-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826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1 |
| 發明(設計)人: | 陳孝云;陸東芳;陳星;高驍敏;常鼎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農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B31/08 | 分類號: | C01B31/08;B01J21/18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學俊 |
| 地址: | 350002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光催化 功能 活性炭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活性炭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光催功能活性炭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活性炭因其孔隙結構發達、吸附力強、表面官能團豐富、機械強度高、化學惰性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食品工業、化學工業、環境保護等領域。但由于活性炭品種少、技術含量低、缺少功能化高品質專用活性炭,制約我國活性炭行業邁向更高層次的應用。將活性炭改性處理,研制出能夠對污染物進行高效、深度凈化的功能活性炭,是降低活性炭使用成本、擴大其使用范圍、提高其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徑,是活性炭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
由于活性炭對污染物的吸附主要以微孔填充為主,吸附量有限,短時間內即可達吸附飽和而失去吸附能力,吸附飽和的活性炭成為二次污染源,須對其進行再生處理方可再次利用。目前活性炭再生方法總體上可以分為兩類:一是設法使吸附質脫附,即通過創造與低負荷相對應的條件(引入物質或能量使吸附質分子與活性炭之間的作用力減弱或消失),除去吸附質;二是依靠熱分解或氧化還原反應破壞吸附質的結構,除去吸附質。傳統的再生方法主要有熱再生、化學藥品再生、溶劑再生、生物再生等,但由于其存在效率低、耗費高、操作條件苛刻、工藝復雜等缺陷,傳統再生方法已不能滿足現在工業發展的需求。因此研究一種在常溫、常壓、低耗費、高效率、操作工藝單簡的再生方法成為國內外研究的熱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功能性活性炭的研制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具有光催化功能活性炭的制備方法,其步驟為:
1)??????將活性炭:組分A=5-10:1-3的重量比混合后,進行球磨;?所述的組分A為二氰二胺、三聚氰胺或兩者的混合物;
2)??????將球磨后的混合粉末在氮氣保護下,以5℃/min的速率上升至450℃,并在450℃保溫1h,然后再以2℃/min的速度上升至600℃,并恒溫3h后,自然冷卻至室溫后取出后,制得所述的具有光催化功能活性炭;
本步驟具體為:
1)??????將活性炭:組分A=5-10:1-3的重量比混合后,以4000?r/min球磨1-3h;所述的組分A為二氰二胺、三聚氰胺或兩者的混合物;
2)??????將球磨后的的混合粉末移入管式石英反應器中,在高純氮氣保護下以5℃/min的速率上升至450℃,并在450℃保溫1h,然后再以2℃/min的速度上升至600℃,并恒溫3h后,自然冷卻至室溫后取出,制得所述的具有光催化功能活性炭。
本發明制得的光催化功能活性炭具有吸附功能和光催化功能,且在光照下活性炭可原位再生。對此,做了相關性能實驗。
本發明制備的光催化功能活性炭(標記為:AC1),而在相同條件下不加二氰二胺、三聚氰胺制備得的對照樣活性炭(標記為:AC0)。
具體的方法如下:
AC0及AC1的N2吸附-脫附實驗方法
AC0及AC1的N2吸附-脫附實驗在北京彼奧德公司的SSA4300型孔隙及比表面積分析儀上進行,AC0及AC1測試前在200?℃脫氣2?h,按照BET方程計算AC0及AC1的比表面積。
AC0及AC1對苯酚去除效果實驗方法
及AC1對苯酚的去除效果實驗在自制的250?ml石英/玻璃夾套式反應器中進行,以350?W球型氙燈(λML=500?nm,以玻璃濾光管濾去λML<400?nm的光)為光源,向反應器外層夾套通入冷卻水以使反應溫度維持在25?℃,反應器外層以鋁箔包覆以避免其它光干擾。光照前在磁力攪拌下避光暗吸附60?min,使0.1g/L的苯酚水溶液在AC0及AC1上吸附達平衡,并通入30?ml/min的空氣,用來攪拌和補充溶解氧,AC0及AC1的用量為1.0?g/L。每20?min取樣5?ml,離心分離,取上層清液以TU-1901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于270?nm處測量吸光度,根據郎伯-比爾定律計算苯酚濃度。
AC0及AC1的重復使用對苯酚去除效果實驗方法同上:反應160?min后離心分離出AC0及AC1,直接加到反應器中,進行下一次反應。
實驗結果如圖1,2,3所示。
圖1為AC0及AC1樣品的N2吸附-脫附曲線圖。由圖可知,兩種樣品的吸附等溫線均呈現相同的類型,且都具有滯后環。但是以該工藝制備的活性炭吸附容量稍微減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農林大學,未經福建農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4227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非并網多能源協同供電的電解鋁系統
- 下一篇:一種電阻輸送鏈用輔助壓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