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紅霉素鏈霉菌發酵生產紅霉素的培養基和培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41432.1 | 申請日: | 2013-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845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1 | 
| 發明(設計)人: | 任勇;奇乃;王忠中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夏泰瑞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P19/62 | 分類號: | C12P19/62;C12R1/465 | 
| 代理公司: | 寧夏專利服務中心 64100 | 代理人: | 徐淑芬 | 
| 地址: | 750101 寧夏*** | 國省代碼: | 寧夏;6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紅霉素 霉菌 發酵 生產 培養基 培養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發酵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紅霉素鏈霉菌發酵生產紅霉素的培養基和培養方法。
背景技術
紅霉素是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抗菌譜與青霉素相似。
目前,國內生產廠家使用紅色鏈霉素,采用三級發酵的模式生產紅霉素。其種子培養基、發酵培養基主要采用淀粉和葡萄糖作為碳源;豆餅粉、花生餅粉、玉米漿或蛋白胨作為氮源,使用常規原輔料發酵生產紅霉素存在的主要問題:
1?發酵成本高。采用該配方,其原輔料的消耗占到生產成本的65%左右。
2?增加企業的采購成本。紅霉素種子培養基、發酵培養基氮源組成至少在3種以上,增加了企業的采購工作量和采購成本。
3?一級種子培養的接種量較大。國內部分廠家的紅霉素生產規模可以達到萬噸/年,其一級種子培養發酵罐的體積超過了5m3,常規配方的一級種子培養接種量為1.5~2L/M3,增加了菌種研究人員的工作強度和工作量。
4?種子培養的周期長。常規配方的紅霉素種子培養周期為35~40h。
5?紅霉素發酵單位較低。使用常規原輔料的培養基,紅霉素的發酵單位一般在8000~9000u/ml。
6?常規培養基在滅菌過程中,部分葡萄糖在高溫狀態容易碳化,使種子液和發酵液的顏色變深,降低培養基質量,影響種子培養和發酵培養的效果。
7?紅霉素A組分偏低。使用常規原輔料的培養基,紅霉素A的組分一般控制在62~68%。
8)發酵過程中,還需補入氨基酸。隨著發酵時間的延長,發酵液中的氨基酸含量降低,需要補入氨基酸。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減少接種量,有效提高發酵單位,縮短發酵周期,同時最大限度的降低原輔料用量,降低生產成本,且原輔料來源不受環境影響,保證其供應充足,實現紅霉素穩定、高效地生產的培養基。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利用上述培養基生產紅霉素的培養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紅霉素鏈霉菌發酵生產紅霉素的培養基,包括一級種子培養基、二級種子培養基和發酵培養基,其特征在于上述一級種子培養基、二級種子培養基和發酵培養基中均含有甘蔗糖蜜、啤酒酵母干渣和蚯蚓粉。
所述一級種子培養基的組成為:甘蔗糖蜜15~20g/L、油5~10ml/L、啤酒酵母干渣20~25g/L、蚯蚓粉8~12g/L、硫酸銨0.03~0.05g/L、氯化鈉0.9~1g/L、輕質碳酸鈣0.2~0.4g/L、硅油消泡劑0.01~0.03g/L。
所述二級種子培養基的組成為:甘蔗糖蜜25~30g/L、油12~16ml/L、啤酒酵母干渣25~30g/L、蚯蚓粉11~17g/L、硫酸銨0.06~0.08g/L、氯化鈉0.9~1g/L、輕質碳酸鈣0.4~0.6g/L、硅油消泡劑0.02~0.04g/L。
所述發酵培養基的組成為:甘蔗糖蜜25~35g/L、油10~15ml/L、啤酒酵母干渣30~35g/L、蚯蚓粉15~20g/L、硫酸銨0.07~0.09g/L、氯化鈉0.9~1g/L、輕質碳酸鈣0.4~0.6g/L、S-腺苷甲硫氨酸1~5g/L、氯化鈷0.006~0.008g/L硫酸鎂0.04~0.05g/L、硫酸鋅0.03~0.05g/L、硫酸銅0.06~0.08g/L、硅油消泡劑0.02~0.03g/L。
所述啤酒酵母干渣的質量要求為:
蛋白質含量≥45%;磷含量≥60ug/ml;水分≤5%;灰分≤5%;碳水化合物≥12%;干渣顆粒通過60目篩的數量≥80%。
所述蚯蚓粉的質量要求:蛋白質含量≥60%;水分≤10%;粒度能通過80目篩。
所述甘蔗糖蜜在使用前進行預處理,預處理過程為:
1)甘蔗糖蜜中加入飲用水,使其粘度控制在100cp以下;
2)加熱升溫至30~35℃,
3)超濾,超濾膜材料為醋酸纖維素或聚氧乙烯,超濾過程中,物料的流量控制在4~5L/min,超濾壓力控制在0.2MPa
4)加入蔗糖轉化酶,蔗糖轉化酶用量(g)=蔗糖甜蜜重量(kg)×0.3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夏泰瑞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寧夏泰瑞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4143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