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嫁接改良百香果栽培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440415.6 | 申請日: | 2013-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185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2 |
| 發明(設計)人: | 李銳舟;梁紀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銳舟 |
| 主分類號: | A01G1/06 | 分類號: | A01G1/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吳彥峰 |
| 地址: | 537505 廣西壯族自治***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嫁接 改良 百香果 栽培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產品嫁接改良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嫁接改良百香果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現今百香果的繁殖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用種子直接播種繁殖;另一種是用蔓條扦播繁殖,均存在產量和品質矛盾問題。目前兩種繁殖方法存在著品質偏酸,甜度不夠,產量不高,外觀不好及貯存時間偏短問題。針對百香果繁殖傳統上采用播種育苗繁殖和采用老枝扦播技術繁殖存在的問題,本發明通過有選擇地嫁接,大幅度提高百香果的產量和質量,減少酸度,增加甜度,從而將嫁接后的優勢最大幅度發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嫁接改良百香果栽培方法,改善百香果果實品質偏酸等問題。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嫁接改良百香果栽培方法,包括品種選擇、剪枝留砧、接穗采集、嫁接搭棚、地膜覆蓋后育苗;其中嫁接時間選擇在10月上旬或中旬。
作為優選地,選擇傳統黃殼百香果種子育苗,待幼苗長出3~6片葉子,選用其枝芽作為接穗;選用優質紫紅色百香果老枝做砧木。接穗選擇健壯無病蟲,芽飽滿,直立向上生長的一年生枝,利用有2~3個頂芽進行枝接,并除去花芽。
作為優選地,對選用的優質紫紅色百香果樹進行剪伐,留下用于嫁接的砧枝并剪成直徑3厘米以下的砧橛。
作為優選地,接穗插接部位削成的“楔頭”長1~2厘米,插接時接穗一側的皮層與砧橛皮層對齊;接穗插入深度以一個削面刀口與砧橛剪口對齊為準,接插后用塑料帶包閉,然后用細繩扎緊;嫁接后用竹蔑搭小拱棚。
作為優選地,用地膜覆蓋后進行育苗,來年移植后可加增加營養杯。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解決由于采用傳統兩種繁殖方法存在的問題,產量提高,且達到抗病能力增強,成熟時間趨向一致,口感和甜度更易于接受,果殼皮薄,采收后貯存時間延長。本發明對百香果嫁接改良,利用原有果樹的主干和根系,采用嫁接的方法改良果樹,冠部品種,以改善品種結構,提高果品質量和生產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不局限于以下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以下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現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技術方案進行進一步說明:
一種嫁接改良百香果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品種選擇、剪枝留砧、接穗采集、嫁接搭棚、地膜覆蓋后育苗;其中嫁接時間選擇在10月上旬。
選擇傳統黃殼百香果種子育苗,待幼苗長出5片葉子,選用其枝芽作為接穗;選用優質紫紅色百香果老枝做砧木。接穗選擇健壯無病蟲,芽飽滿,直立向上生長的一年生枝,利用有2~3個頂芽進行枝接,并除去花芽。
對選用的優質紫紅色百香果樹進行剪伐,留下用于嫁接的砧枝并剪成直徑3厘米以下的砧橛。
接穗插接部位削成的“楔頭”長2厘米,插接時接穗一側的皮層與砧橛皮層對齊;接穗插入深度以一個削面刀口與砧橛剪口對齊為準,接插后用塑料帶包閉,然后用細繩扎緊;嫁接后用竹蔑搭小拱棚。然后用地膜覆蓋后進行育苗,來年進行移植,有條件的可加增加營養杯。
本發明實現產量比普通培植百香果增產15—20%,經濟效益增長;提高了百香果營養成分含量,抗病能力增強,成熟時間趨向一致,口感和甜度更易于接受,果殼皮薄,采收后貯存時間延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銳舟,未經李銳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4041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