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鈾釷分離方法及分離用試劑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436595.0 | 申請日: | 2013-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514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沈穎林;劉子義;李文奎;吳建榮;吳王鎖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蘭州大學(xué) |
| 主分類號: | C22B3/36 | 分類號: | C22B3/36;C22B60/02 |
| 代理公司: | 蘭州振華專利代理有限責(zé)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張晉 |
| 地址: | 730000 ***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一種 分離 方法 試劑 | ||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分離放射性元素的方法,確切講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萃取分離鈾釷的方法及所用的萃取劑。
背景技術(shù)
鈾、釷都是核工業(yè)中的重要原料,同時其放射性又污染環(huán)境,威脅到人類健康。因此,無論在核燃料的應(yīng)用方面,還是環(huán)境治理方面,鈾、釷的分離與測定都是很重要的。較為廣泛的研究和應(yīng)用于鈾、釷分離測定的方法有沉淀法(包括共沉淀等)、溶劑萃取、離子交換、泡沫浮選、膜透析、吸附分離、萃取色譜分離(包括固相萃取色譜SPE)、電沉積等。這些方法中較為傳統(tǒng)的是溶劑萃取和離子交換法。(Elsevier?B.V.,Talanta?68?(2006)?1047–1064。)溶劑萃取法因為高選擇性和方便快捷的使用而被廣泛研究,但溶劑的回收和循環(huán)使用是需要解決的問題。萃取劑TBP可用于萃取釷,因為選擇性較差且在水相易溶解,而且在使用中會產(chǎn)生三相而嚴(yán)重影響萃取效率,另外TBP會降解成DMP及MBP,一方面降低了萃取能力,另一方面溶劑的回收與再生都成為問題,存在種種缺陷(Journal?of?Radioanalytical?and?Nuclear?Chemistry,?Articles,?Vol.?141,?No.?2?(1990)295-306?)。因此人們廣泛研究,找到了許多自然及其人工合成的物質(zhì),以期望用于更有效的分離鈾、釷。這些物質(zhì)包括有機物,無機物,復(fù)合材料(高分子氧化物)等。萃取釷研究較多的試劑有:
(1)酰胺類萃取劑,比如OCLA?、EHCLA?、D2EHHA系列取代己內(nèi)酰胺類,THSA,TEHDGA及N,?N-二乙基十二酰胺、N,?N-二丁基十二酰胺、N,?N-二辛基十二酰胺等,它們分離鈾、釷的能力優(yōu)于TBP,且不易水解,產(chǎn)物易燃而容易處理,但萃取過程容易出現(xiàn)三相,而且產(chǎn)物結(jié)構(gòu)也影響到萃取性能。(Journal?of?Radioanalytical?and?Nuclear?Chemistry,?VoL?219,?No.?1?(1997)?119-121;Journal?of?Radioanalytical?and?Nuclear?Chemistry,?Vol.?278,?No.1?(2008)?173–177)
(2)含硫類萃取劑,比如:HBMPPT-DOS0、HBMPPT-PS0、HBMPPT-TBP、HBMPPT-TOPO系列,萃取鈾釷的分離系數(shù)較高,其中HBMPPT-PS0在甲苯中萃取效果最好,這系列萃取劑熱穩(wěn)定性好,萃取能力強,但需要找到理想的協(xié)萃劑,溶劑的回收處理也相對困難。(?Journal?of?Radioanalytical?and?Nuclear?Chemistry,?Vol.?241,?No.?2?(1999)?347-349)
(3)冠醚和杯芳烴等超分子化合物類萃取劑,比如2010年Sandip?R.?Sabale等報道的聚[二苯并-18-環(huán)-6]為固定相,L-精氨酸水溶液為流動相用于萃取色譜分離鈾、釷,有較好的效果;之后到2012年R.?B.?Kadam等又報道了以聚[二苯并-18-環(huán)-6]為固定相,甘氨酸水溶液為流動相做成萃取色譜分離鈾、釷,這系列方法簡便快速,選擇性較高,重現(xiàn)率較好,但原料相對昂貴,萃取劑合成較復(fù)雜。(J?Radioanal?Nucl?Chem?(2010)?284:273–278;R.?B.?Kadam?,G.?Mali,B.?S.?Mohite,J?Radioanal?Nucl?Chem?(2013)?295:501–511;)
(4)其他合成的有機物萃取劑類,比如?2003年K.?Van?Hecke等報道的DMDOHEMA和TODGA,2009年SNEHAL?M.等報道的Cyanex-923,2010年Sujoy?Biswas等報道的TBEP及?2013年Fang?Kong?,Jia-li?Liao等報道的TiAP–KO,在萃取性能上都優(yōu)于傳統(tǒng)的TBP,選擇性也較好,但萃取劑制備過程相對復(fù)雜,實踐應(yīng)用也受到種種局限(Journal?of?Radioanalytical?and?Nuclear?Chemistry,?Vol.?261,?No.?2?(2004)?269-275;?J.?Serb.?Chem.?Soc.?75?(11)?1549–1557?(2010),JSCS–4075;??J?Radioanal?Nucl?Chem?(2010)?283:665–668;J?Radioanal?Nucl?Chem,DOI?10.1007/s10967-013-2482-2)。
發(fā)明內(nèi)容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蘭州大學(xué),未經(jīng)蘭州大學(xu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36595.0/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