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短路絕緣軸承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33240.6 | 申請日: | 2013-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751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劉海云;趙繼武;汪萬根;王松濤;陳建宇;呂進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5/16 | 分類號: | H02K5/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沛德權律師事務所 11302 | 代理人: | 劉杰 |
| 地址: | 06320***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短路 絕緣 軸承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機電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自短路絕緣軸承。
背景技術
在容量較大的電機中為防止軸電流對軸承的損害,多采用絕緣軸承。目前的絕緣軸承采用軸承定圈覆蓋絕緣涂層、軸承動圈覆蓋絕緣涂層和采用絕緣滾動體等方式來保證良好的絕緣性能,使得軸電流不能通過軸承滾動體與軸承滾道的接觸面。但絕緣軸承只能保證絕緣,而當軸上產生高頻交變感應電勢時,絕緣軸承等效于軸電流回路的一個電容,高頻電流仍能通過絕緣軸承,所以對于傳統意義的絕緣軸承,還必須采用外加軸接地裝置,使軸電流對地短路。而外加的軸接地裝置在電機設備外部,易受外部灰塵、水汽等惡劣環境的影響及維護不當等原因而失效。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防止軸電流對軸承滾動體點蝕損害的自短路絕緣軸承。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自短路絕緣軸承,包括軸承定圈、軸承動圈、絕緣層和位于所述軸承定圈和所述軸承動圈之間的軸承滾動體;所述軸承動圈用于與軸承外部的轉動件連接并隨所述轉動件旋轉,所述軸承定圈用于與軸承外部的固定件連接,所述絕緣層位于所述軸承定圈與所述軸承動圈之間,用于使所述軸承定圈與所述軸承動圈絕緣;所述自短路絕緣軸承還包括導電部件,所述導電部件的一端與所述軸承定圈電連接,所述導電部件的另一端與所述軸承動圈電連接,所述導電部件用于使所述軸承定圈與所述軸承動圈電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導電部件包括導電彈性件和電刷塊,所述導電彈性件的兩端均固定在所述軸承定圈上,所述導電彈性件兩端之間的部分向所述軸承動圈方向凸起且與所述電刷塊固定連接并將所述電刷塊壓靠在所述軸承動圈上。
進一步地,所述導電部件包括導電彈性件和電刷塊,所述導電彈性件的一端與所述軸承定圈固定連接,所述導電彈性件的另一端與所述電刷塊固定連接并將所述電刷塊壓靠在所述軸承動圈上。
進一步地,所述導電彈性件為導電彈簧、導電彈片或導電彈絲。
進一步地,所述絕緣層包括下述一種或幾種:
所述軸承動圈朝向所述軸承滾動體一側表面涂覆的絕緣材料;
所述軸承定圈朝向所述軸承滾動體一側表面涂覆的絕緣材料;
所述軸承滾動體表面涂覆的絕緣材料;
所述軸承滾動體本身為絕緣材料。
進一步地,所述軸承動圈與所述轉動件電導通。
進一步地,所述導電部件與所述軸承動圈電連接的連接點位于所述轉動件上。
進一步地,所述軸承定圈與所述固定件電導通。
進一步地,所述軸承滾動體與所述導電部件之間裝有環形擋油板,所述環形擋油板用于防止潤滑油流入所述導電部件一側。
本發明提供的自短路絕緣軸承,在軸承定圈和軸承動圈之間采用絕緣結構,保證軸承滾動體與軸承動圈之間、軸承滾動體與軸承定圈之間的良好絕緣,同時在軸承內部裝有導電部件,使得軸承內部滾動部件絕緣,而軸承定圈和動圈通過短路部件短路,無需再外加接地短路裝置,通過這種自短路絕緣結構防止了外部接地短路裝置受外部惡劣環境的影響和維護不當等原因而失效的風險。由于軸承自帶這種短路裝置,當軸承一側部件對另一側部件產生不平衡軸電勢時,此電勢作用在軸承定圈及軸承動圈以外的固定件和轉動部件之間,也就是作用在軸承定圈和軸承動圈之間,此時軸承內部的導電部件將軸承動圈和軸承定圈短路,使上述不平衡電勢產生的軸電流短路掉,同時滾動體因具備良好的絕緣而避免了軸電流的點蝕損害,具有更好的保護效果和更高的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自短路絕緣軸承的第一種實施方式剖視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自短路絕緣軸承的第一種實施方式截面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自短路絕緣軸承的第二種實施方式的剖視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自短路絕緣軸承的第二種實施方式的截面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自短路絕緣軸承的第三種實施方式的剖視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自短路絕緣軸承的第三種實施方式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自短路絕緣軸承,包括軸承定圈1、軸承動圈2、絕緣層4、位于軸承定圈與軸承動圈之間的軸承滾動體3、及導電部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3324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