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煤礦用移動自承重式高阻燃金屬屏蔽監視型軟電纜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33044.9 | 申請日: | 2013-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741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陳亦峰;潘宜鵬;劉潔;彭永領 | 申請(專利權)人: | 銅陵中冠電纜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9/00 | 分類號: | H01B9/00;H01B9/02;H01B7/22;H01B7/29;H01B7/295;H01B7/02;H01B7/28;H01B7/04 |
| 代理公司: | 無錫華源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馮智文 |
| 地址: | 2440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煤礦 移動 承重 阻燃 金屬 屏蔽 監視 電纜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纜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煤礦用移動自承重式高阻燃金屬屏蔽監視型軟電纜。
背景技術
煤礦屏蔽監視型軟電纜作為煤礦井下的重要電氣配套產品之一,其使用環境苛刻,安全性要求嚴格,是性能水平要求高、制造技術難度較大的電線電纜品種,如長期工作溫度要求為90℃;單根垂直續燃時間<60s及負載燃燒續燃時間<240?S;護套氧指數>38等要求。由于在使用過程中存在懸掛敷設和通訊數據信號的無損性要求,因而煤礦用移動金屬屏蔽監視軟電纜不僅要滿足自身的阻燃、防火要求,還要具備自承重性。現有技術中的煤礦屏蔽監視型軟電纜無法滿足上述要求,其使用可靠性差,壽命短。
發明內容
本申請人針對上述現有生產技術中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的煤礦用移動自承重式高阻燃金屬屏蔽監視型軟電纜,從而使其具有優良的高阻燃性和無損性信號傳輸,具備電纜自承重性能,減少連接的敷設空間要求及擴大使用范圍。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煤礦用移動自承重式高阻燃金屬屏蔽監視型軟電纜,包括至少一根線芯,單根線芯的結構為:包括動力線芯導體,所述動力線芯導體的外圍依次包裹有導體屏蔽層、絕緣層、復合屏蔽層;多根線芯絞合形成纜芯,位于纜芯中部放置有組合承重芯,所述纜芯上還設置有填充料,所述填充料的外圍順序包裹有第一隔氧層、內護套、復合阻燃層、第二隔氧層以及外護套,位于第一隔氧層與內護套之間間隔設置有監視線芯。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所述動力線芯導體采用鍍錫銅單絲構成的束線按照左向正規絞合構成;
所述動力線芯導體最外兩層采用鍍錫銅絲左向正規絞合構成,其余各層采用鍍錫銅絲構成的束線按照左向正規絞合構成;
所述監視線芯的構成分別為內向外依次包括玻璃質纖維導體、PVC套管、半導電層;與纜芯同心式絞合構成;
所述組合承重芯通過三根鋼絲經絞合構成;
所述復合屏蔽層的內層由半導電層繞包,復合屏蔽層的外層由銅絲編織繞包;
所述填充料為低煙無鹵阻燃聚乙烯;
所述內護套采用耐熱硅橡膠;
所述復合阻燃層的內層為玻纖帶繞包構成,復合阻燃層的外層為氫氧化鎂纖維帶繞包構成;
所述外護套為高阻燃材質構成。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發明結構合理,制作方便,成本低,使用可靠性好。
(2)本發明所述的監視線芯采用玻璃材質纖維做導體,玻璃材質纖維導體具有傳輸光信號且損耗小特點,便于地面監測,可以直接傳輸實時畫面。
(3)本發明所述的組合承重芯采用三根鋼絲左向絞合,使電纜能承受自身重量而滿足懸掛式敷設及擴張使用范圍。
(4)本發明所述的復合屏蔽層為半導電帶繞包和銅絲編織構成,屏蔽性能優良,電能損耗低。
(5)本發明所述的絕緣層為耐熱硅橡膠,并在絕緣層擠包成型后采用連硫處理。耐熱硅橡膠具有優異的電絕緣性能、耐熱性能和阻燃性能,能是纜芯導體的正常工作溫度提升到190℃。
(6)本發明所述的填充料為低煙無鹵阻燃聚乙烯,該材料低煙無鹵,阻燃性能優異,具有良好的耐油性和柔軟性。
(7)本發明所述的隔氧層為交聯低煙無鹵阻燃聚乙烯,該材料低煙無鹵,阻燃性優異,耐油性和柔軟性好。
(8)本發明所述的復合阻燃層為玻纖帶和氫氧化鎂纖維帶復合,玻纖帶拉力特強,易于繞包,氫氧化鎂纖維帶具有優異的阻燃性能,二者復合后大大提高電纜的柔軟性和阻燃性。
(9)本發明所述的外護套為高阻燃橡膠,高阻燃橡膠的氧指數為46,抗撕性能達到12N/mm,遠大于標準的5.0N/mm,負載條件下續燃時間1~2秒,成束燃燒炭化長度0.2米,絕緣電阻550MΩ.km(20℃),既具有非常好的防火耐火、阻燃、低煙、無鹵、短續燃時間、絕緣性能等性能,在井下發生火災情況下保證線路暢通,能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能給人員逃生或系統控制贏得時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動力線芯導體;2、導體屏蔽層;3、絕緣層;4、復合屏蔽層;5、填充料;6、監視線芯;7、內護套;8、復合阻燃層;9、第一隔氧層;10、外護套;11、組合承重芯;12、第二隔氧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銅陵中冠電纜有限公司,未經銅陵中冠電纜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3304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線纜生產的自循環冷卻裝置及線纜生產線
- 下一篇:一種易剝離型隔熱阻燃電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