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急性濕疹的中藥組合物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432405.8 | 申請日: | 2013-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635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孫勝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榮成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 | 分類號: | A61K36/90;A61K36/8994;A61P17/00;A61K33/06;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43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急性 濕疹 中藥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傳統草藥的未確定結構的醫藥配制品,尤其是一種治療急性濕疹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急性濕疹是一種具有多形性皮疹及滲出傾向,伴劇烈瘙癢,易反復發作的皮膚炎癥。急性濕疹可發生在全身任何部位,但往往較易見于頭部,四肢屈側、陰部、手足背等部位。常呈對稱分布,一般為局限在某些部位,而全身泛發性濕疹甚少見。皮膚損害表現為多形性,即紅斑、丘疹、丘皰疹、水皰、糜爛、滲出、結痂、脫屑等各種皮疹可互見。患處炎癥反應通常較明顯,尤其中央部位更為顯著,往往伴有糜爛、滲出,但病損境界不清楚,腫脹也較輕,自覺癢甚,其瘙癢程度與發病部位、個人耐受性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癢以夜間尤甚,癥情厲害,可影響睡眼。還有因搔癢而易并發細菌感染,從而引發毛囊炎、癤腫、?膿皰瘡、淋巴管炎、淋巴腺炎等化膿性皮膚病。目前西醫多采用內服抗組胺藥物治療。如苯海拉明、非那根、撲爾敏、賽庚啶等,既可單用或聯用,還可與鎮靜藥、維生素C等合用提高療效。外用藥劑型應依據臨床皮損表現來定,如紅腫明顯,滲出多者應選溶液冷濕敷,紅斑、丘疹時可用洗劑、乳劑、泥膏、油劑等;呈水皰、糜爛者需用油劑。急性濕疹處理適當則炎癥減輕,皮損可在2~3周后消退,但常反復發作并可轉為亞急性或慢性濕疹。
中醫認為,風、濕、熱是急性濕疹發病的外在因素。風盛則癢,風善行而數變,故急性濕疹劇癢,浸淫泛發;濕為重濁有質之邪,濕性黏膩,故病情遷延,反復發作;濕熱蘊久耗血傷陰,又導致脾虛血燥,肌膚失養故而肥厚皸裂,纏綿不愈,內因則與心、肝、脾有關,并與享賦、飲食、情志等密切相關,其發病機理為脾失健運,濕熱內蘊,外因復感風、熱、濕邪,內外相搏,充于胰理而發病。
根據中醫理論,針對急性濕疹的發病機理,以燥濕健脾、解毒透疹為治則,進行辯證配伍組方,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西藥對癥治療急性濕疹存在易反復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配制簡便、成本低、療效顯著、無副作用的治療急性濕疹的中藥組合物。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急性濕疹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生地10-40份、牡丹皮5-20份、赤芍5-20份、紫草5-20份、大黃10-40份、苦參10-30份、黃柏5-25份、石膏10-40份、蒼術5-25份、茵陳10-40份、地膽草5-20份、蒲公英10-40份、雙花10-40份、蟬蛻5-20份、僵蠶5-20份、防風5-20份、當歸10-30份、蒺藜5-20份、薏苡仁10-40份、茯苓10-40份、澤瀉5-25份、土茯苓10-40份、桃仁5-20份、紅花5-20份、扁蓄5-20份、甘草5-15份。
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急性濕疹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生地30份、牡丹皮12份、赤芍12份、紫草10份、大黃30份、苦參20份、黃柏15份、石膏30份、蒼術15份、茵陳30份、地膽草10份、蒲公英30份、雙花30份、蟬蛻10份、僵蠶10份、防風10份、當歸20份、蒺藜10份、薏苡仁30份、茯苓30份、澤瀉15份、土茯苓30份、桃仁10份、紅花10份、扁蓄10份、甘草10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榮成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未經榮成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3240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對組合物的改進和與組合物有關的改進
- 下一篇:制造安撫奶嘴的方法以及安撫奶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