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耦合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32300.2 | 申請日: | 2013-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78913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06 |
| 發明(設計)人: | 周力;王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大疆靈眸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G11/02 | 分類號: | H02G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宋揚,劉芳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粵海***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耦合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耦合裝置,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體積小、兩個物體間轉動順暢且不纏繞的耦合裝置。
背景技術
相關技術的耦合裝置包括旋轉體和與旋轉體相連的柔性連接裝置,當旋轉件旋轉時,可帶動柔性連接裝置旋轉。
但是,當旋轉件旋轉時,柔性連接裝置跟隨旋轉件轉動形成雜亂無章的軌跡,容易出現柔性連接裝置互相纏繞的現象,導致旋轉件轉動不順暢和轉動精度低。特別是,旋轉件正、反轉交替轉動時,柔性連接裝置就更容易出現纏繞現象。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業內采用在旋轉件和柔性連接裝置間設置滑環的方式。旋轉件旋轉時,只有滑環跟隨轉旋件轉動,柔性連接裝置不用跟隨旋轉件轉動,如此,可解決柔性連接裝置互相纏繞的現象。但是,滑環的設置,勢必增大耦合裝置的體積,不利于產品輕薄化的發展趨勢。
因此,確有必要提供一種新型耦合裝置,以克服上述缺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體積小、兩個物體間轉動順暢且不纏繞的耦合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耦合裝置,其包括:
承載體;
柔性連接裝置,其包括第一端部和自第一端部延伸的預繞在所述承載體上的連接部;
旋轉體,其與所述柔性連接裝置的所述第一端部相連;
其中,所述柔性連接裝置的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旋轉體沿第一方向轉動時跟隨所述旋轉體沿所述第一方向轉動,所述柔性連接裝置的所述連接部在所述承載體的預繞部分松弛;
所述松弛的連接部在所述旋轉體沿第二方向轉動時跟隨所述旋轉體沿所述第二方向在所述承載體上纏繞;
所述第一方向與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作為本發明耦合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承載體與所述旋轉體相連。
作為本發明耦合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柔性連接裝置還包括自所述連接部延伸的第二端部,所述耦合裝置還包括與所述第二端部相連的連接體,所述旋轉體相對于所述連接體轉動,所述連接部在完全松弛且所述第一端部跟隨旋轉體沿松弛方向繼續轉動時沿所述松弛方向纏繞在所述承載體上。
作為本發明耦合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承載體包括上表面、與所述上表面相對的下表面、連接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的連接壁和自所述上表面向所述下表面貫穿的中空部,所述柔性連接裝置穿過所述中空部。
作為本發明耦合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承載體包括纏繞部和自所述纏繞部延伸的第一阻擋部,所述纏繞部在所述第一阻擋部的投影落入所述第一阻擋部內。
作為本發明耦合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柔性連接裝置為線繩、電線或排線。
作為本發明耦合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柔性連接裝置為柔性印刷電路板。
此外,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耦合裝置,其包括:
承載體;
柔性連接裝置,其包括第一端部和自第一端部延伸的預繞在所述承載體上的徑向表面的連接部;
旋轉體,其與所述柔性連接裝置的第一端部相連;
當所述旋轉體轉動時,所述柔性連接裝置的連接部圍繞所述承載體做徑向運動。
作為本發明耦合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承載體與所述旋轉體相連。
作為本發明耦合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柔性連接裝置為線繩、柔性印刷電路板、電線或排線。
與相關技術相比較,本發明提供的耦合裝置,在不使用滑環的情況下,減輕了重量、簡化了結構且減小了阻力,使得線不會無規律的亂繞、轉動更加順暢。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詳細說明本發明耦合裝置及其有益技術效果,附圖中:
圖1為本發明耦合裝置的第一種實施方式的立體圖。
圖2為本發明耦合裝置的第一種實施方式中旋轉體的截面圖。
圖3為本發明耦合裝置的第二種實施方式的立體圖。
圖4為本發明耦合裝置的第三種實施方式中旋轉體的截面圖。
圖5為本發明耦合裝置的第四種實施方式中旋轉體的截面圖。
圖6為本發明耦合裝置的第五種實施方式的立體圖。
圖7為本發明耦合裝置的第六種實施方式的立體圖。
圖8為圖7所示的耦合裝置中的承載體的立體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技術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本說明書中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是為了解釋本發明,并非為了限制本發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大疆靈眸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大疆靈眸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3230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