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移動智能終端、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道路違章取證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431569.9 | 申請日: | 2013-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310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2 | 
| 發明(設計)人: | 鄭恒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恒強 | 
| 主分類號: | G08G1/01 | 分類號: | G08G1/01;H04N7/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1012 福建省廈***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移動 智能 終端 互聯網 技術 道路 違章 取證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移動智能終端、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道路違章取證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車輛的保有量快速提升,道路交通情況日趨復雜。如何保證人員、車輛道路交通安全成了交通管理部門的重要工作。如何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如何規范交通管理的過程已經上升到國家法律法規的高度。2011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第七條提出“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應當加強科學研究,推廣、使用先進的管理方法、技術、設備?!?/p>
中國專利CN103236161A公布了“一種社會化道路違章行為監控的裝置和方法”,該專利是用利用每部車輛向管理部門領取一部“交通違章行為監控的裝置”安裝在車上,在車輛行駛的過程中,自動拍攝車輛所經過區域的周邊情況,由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進行車輛的定位。當車輛駕駛員發現道路違章行為后,按下觸發按鈕,該系統將觸發按鈕前后時間段的視頻資料上傳到外部遠程服務器上,從而完成對于道路違章行為的取證。
該專利的目的是為了記錄道路違章行為,希望通過社會化的力量來進行道路違章行為的拍攝取證。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中,該專利存在以下3點不足:
1: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容易引發車輛的事故,安全系數低。該專利的內容是利用社會化車輛進行全覆蓋的道路違章取證,需要車輛駕駛人員在駕駛過程中,一發現道路違章行為,手動觸發按鈕來進行記錄。眾所周知,在車輛駕駛過程中,駕駛員須保持精力的集中。《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中第六十二條就規定了駕駛機動車不得有撥打接聽手持電話、觀看電視等妨礙安全駕駛的行為。如果按照中國專利CN103236161A公布的“一種社會化道路違章行為監控的裝置和方法”來實行的話,首先就違反了上述法律法規,容易使駕駛人精力分散,誘發拍攝車輛的發生交通安全事故,危及該車輛以及周邊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
2:推廣成本高,效果不明顯。該專利需要事先在每部社會化車輛上加裝一整套監控裝置以及設備,設備的前期成本高。該部車輛駕駛員能否在保證駕駛安全的情況下,及時觸發按鈕并且記錄道路違章行為,效果還不確定,一旦未能及時觸發按鈕則道路違章行為的視頻就將跳過,無法被記錄。
3:取證過程是否合理合法尚有待商榷?!吨腥A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條規定,國務院公安部門負責全國道路安全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根據這項規定,進行交通管理的主體需經交通管理部門核準,使用中國專利CN103236161A公布的“一種社會化道路違章行為監控的裝置和方法”,拍攝的主體是社會化車輛以及駕駛社會化車輛的駕駛員,而社會化車輛的駕駛員可能經常存在變動,有一定的隨機性,拍攝主體具有不確定性和隨機性,因此拍攝主體是否合規、所拍攝的視頻能否作為道路違章的處罰依據還有待商榷。
目前道路交通管理部門進行道路違章取證還有就是由交通管理人員使用數碼相機進行道路違章的拍攝,回到辦公室后,再依據所拍攝的圖像/影像資料,在系統中輸入違章車號,上傳圖像/影像資料。
這種方式存在以下3個不足:
1:由于無法對于數碼相機拍攝人員是否經過授權進行認證,造成很多被拍攝的違章車主對于拍攝取證人員的身份是否合法、所拍攝的圖像/影像資料能否作為處罰依據存在疑問,影響了交通管理部門執法的權威性。
2:違章信息傳達到違章車主在時效上有一定的滯后性,不利于道路違章現象的及時糾正。由于數碼相機僅能拍攝道路違章的圖像/影像資料,要上傳到系統需回到辦公室才能上傳,造成道路違章數據上傳網絡有時間上的滯后性,不利于道路違章人員及時獲知違章信息,其結果是,道路違章還是存在,因違章而造成的道路擁堵沒有辦法得到及時疏導,同時因為違章車主也受到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經濟處罰。這種管理屬于滯后管理,是懲罰性的管理,無法解決當時道路違章的實際情況。無論是對于違章地點的道路使用者還是違章車主,誰都沒有受益,都將壓力轉嫁到現場的交通管理人員身上,使得現場的交通管理人員也是處在兩難之中。
3:需要手工輸入道路違章的車輛信息、位置信息、以及時間信息,容易產生錯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恒強,未經鄭恒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3156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